-
投資范圍擴大程序簡化 債市制度型開放更進一步
2022/5/31 12:21:46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債券市場制度型開放再次邁出重要一步。人民銀行、證監會、外匯局近日發布聯合公告〔2022〕第4號(關于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有關事宜)(以下簡稱《公告》中國債券市場制度型開放再次邁出重要一步。人民銀行、證監會、外匯局近日發布聯合公告〔2022〕第4號(關于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有關事宜)(以下簡稱《公告》),統籌同步推進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根據《公告》,獲準入市的境外機構投資者范圍沒有變化,而程序則進一步簡化,可投資范圍也擴展到交易所債券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公告》的發布體現了“一套制度規則、一個債券市場”原則,可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統一資金跨境管理。與此同時,將提升債券市場的流動性與穩健性,有利于擴大資本項目流入,更好地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提升金融體系應對國際復雜局勢的能力。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取得積極進展,境外機構通過直接入市渠道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各項政策安排不斷完善,主體范圍和投資品種不斷擴大,管理方式更加市場化。而《公告》在此基礎上,在現行制度框架下,進一步加強了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
具體而言,一是堅持以法人機構為市場主體和監管對象,明確各方權責,支持境外機構投資者直接或通過互聯互通投資交易所債券市場,自主選擇交易場所。二是立足我國商業銀行柜臺、跨市場轉托管、“債券通”業務等多年良好實踐,堅持穿透式數據和信息收集,探索建立健全兼容多級托管的包容性制度安排。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主選擇債券登記結算機構或者境內托管銀行提供債券托管服務。
“獲準入市的境外機構投資者范圍沒有變化,程序進一步簡化,可投資范圍擴展到交易所債券市場。”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表示。入市程序方面,境外機構投資者以法人身份入市。對于擬備案機構及已備案機構的新增產品,無需再逐只產品備案。對于已備案的產品,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既可以保留現有債券賬戶,也可以歸并至法人層面,相關金融基礎設施應當提供非交易過戶服務。入市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持相關備案證明文件等材料申請開立證券賬戶后直接投資交易所債券市場,交易所市場合格境外投資者托管行資質名單可通過證監會網站查詢,也可以通過互聯互通方式投資交易所債券市場。兩種方式均無需另行辦理備案或審批手續。
來自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末,中國債券市場余額為138.2萬億元人民幣,自2016年起穩居世界第二,共有1035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券市場,總持債規模為3.9萬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末增長了225%。與此同時,彭博、摩根大通和富時羅素三家國際債券指數供應機構均已將我國債券納入其主要債券指數,充分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金融持續擴大開放的信心。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債市開放程度進一步加深,更多境外增量資金將進入中國市場。
下一階段,三部門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持續優化各項制度安排,完善風險防范機制,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資環境,支持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高水平金融開放格局,提高金融市場國際競爭力。(記者 張莫)
轉自:?經濟參考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