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奶粉短缺危機對國內奶粉行業啟示觀察
2022/6/23 14:10:25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寶寶的“奶瓶子”須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美國奶粉短缺危機對國內奶粉行業啟示觀察 6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將通過進口外國奶粉并加速美國國內生產來應對美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短缺中國寶寶的“奶瓶子”須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美國奶粉短缺危機對國內奶粉行業啟示觀察
6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將通過進口外國奶粉并加速美國國內生產來應對美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短缺問題。據報道,目前,美國全國范圍內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短缺問題依然存在,急需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父母和家庭仍然沒有獲得及時幫助。
從最初的質量問題召回事件到隨后全美范圍嬰幼兒配方乳粉大幅漲價和限購,再到眼下隨處可見空空的貨架,奶粉短缺危機已然成為近來美國輿論焦點之一。然而造成“一粉難求”的緣由為何呢?
品牌集中度太高或藏隱患
據新華社報道,相關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當前的“奶粉危機”表面上看是受新冠疫情和雅培奶粉召回事件等因素影響,更深層面反映出的則是美國經濟和政治體制問題,民眾利益成為行業壟斷、政商勾結、黨派爭斗等的犧牲品。
面對“奶粉危機”,美國聯邦政府應對遲緩。據悉,直到5月16日,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才宣布將允許海外嬰幼兒配方奶粉進入美國市場。當天,雅培與FDA就重開密歇根州工廠達成初步協議。該公司表示,工廠可以在兩周內重開,從重開之日算起,奶粉補充到商店貨架上還需 6到8周時間。
同時,美國業內人士認為,“奶粉危機”凸顯美國經濟和政治體制問題。美國高度自由化的市場經濟導致很多行業存在嚴重壟斷行為,奶粉行業高度壟斷是造成此次“奶粉危機”的直接原因。相關數據顯示,包括雅培在內的三家美國公司控制了全美配方奶粉95%的市場份額。其中,雅培嬰幼兒奶粉的市場份額高達40%左右,其位于密歇根州的涉事工廠則承擔了該公司約一半的本土產能。因此,對于美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而言,雅培公司的重要性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美國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奶粉行業高度壟斷是造成此次“奶粉危機”的直接原因。業內人士認為,高度壟斷的奶粉行業是美國“病態”經濟體系的縮影。美國整個食品生產鏈高度集中,一旦奶粉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鏈出現任何問題,遭殃的就是普通民眾。
與此同時,5月14日,美國有關報道也分析稱,此次嬰兒奶粉短缺現象有三重原因:一是美國奶粉業巨頭雅培公司的嬰兒奶粉因出現安全問題而被大規模召回,相關工廠處于停工狀態;二是美國嬰兒奶粉市場被包括雅培在內的三家公司壟斷,市場供應商有限;三是美國常年降低的出生率導致市場需求有限,嬰兒奶粉的利潤不高,企業傾向于降低成本以保證盈利,反而又導致生產過程容易出現問題。
對中國奶粉行業的啟示
“我國奶粉行業應謹防形成這種病態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市場格局。”有業內人士指出。
2016年,史上最嚴嬰幼兒乳粉配方注冊制出臺并深入推進以來,我國奶粉市場品牌集中度得以不斷提升。有記者查閱相關數據了解到,奶粉新政實施前,國內108家乳粉生產企業共有2300多個配方。而據業內估算,首次配方注冊實施后的5年里,國內約70%的嬰幼兒奶粉品牌被淘汰。
去年3月份,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50項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4項修改清單。包括將于2023年2月22日實施的嬰配食品三項新國標:《嬰兒配方食品》(GB10765-2021)《較大嬰兒配方食品》(GB10766-2021)《幼兒配方食品》(GB10767-2021)。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新國標實施后,我國政府對嬰幼兒奶粉行業的監管更加嚴格,行業準入門檻進一步提高,市場會加速向具有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的頭部企業集中。乳業專家宋亮曾在媒體采訪中公開表示,隨著奶粉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許多小品牌年營收僅能做到一兩千萬元,而配方注冊費用和臨床驗證花費并不低,因此很多中小企業會自然退出,另有一部分奶粉企業則會被兼并。因此二次配方注冊實施完畢后,從申報角度來看,會再有40%左右的奶粉品牌消失。
當下,國產奶粉品牌集中度提升,無疑利于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國產奶粉品牌競爭力提升,搶跑國際“賽道”。
與此同時,隨著美國奶粉危機爆發,我們也不得不反思,比如該如何進一步強化產品質量控制、提振國民消費信心,推動奶粉核心原輔料國產化、打破國外乳業壟斷,確保中國寶寶口糧供應鏈安全穩定等。
筆者認為,應該明確的是中國寶寶的“奶瓶子”必須牢牢掌握在國人自己的手里。無論是美國奶粉危機,還是俄烏戰爭引發的全球糧食危機,以及新冠疫情造成全球近7億人面臨饑荒,都說明一件事,糧食安全是國家經濟的重中之重。當遇到突發或不確定因素時,要確保寶寶口糧不斷檔,就需要本土企業不斷夯實生產基礎、提升綜合產能、保證產品質量安全,打破嬰配粉核心原輔料乳鐵蛋白等依賴進口的局面。不論國際形勢如何風云變幻,決不能讓奶粉危機在中國上演。
市場人士分析指出,美國出現“奶粉荒”,或將刺激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出口銷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奶粉市場空缺,放開產品進口限制,雖為相關生產企業帶來機遇,但也在產品安全合規、出口流程等方面,給計劃出口企業帶來一定風險。(蘇喆)
轉自:中國市場監管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