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機提速、海陸風電齊發力 風電行業高景氣顯現?
2022/7/6 21:06:46 來源:華夏時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隨著節能減碳的提速,風電行業的高景氣正在顯現。 6月28日,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在發布會上說道,加快推進大型風隨著節能減碳的提速,風電行業的高景氣正在顯現。
6月28日,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在發布會上說道,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堅決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
6月29日,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內蒙古興安盟300萬千瓦風電項目一期100萬千瓦并網發電,標志著我國首個單體百萬千瓦級陸上風電基地正式投產。
風電作為新能源領域中的主力軍之一,近期裝機數量、項目落地的消息頻現在各大媒體平臺,引起了業內外的高度關注,不少機構看好風電行業下半年的市場預期。
風電項目齊頭并進
據有關媒體報道,上述中廣核項目是國內第一個500kV電壓等級接入電力系統的陸上風電項目。此次投產的一期100萬千瓦項目屬山地丘陵風電場。每年等效滿負荷利用小時數可達3058小時,年上網電量超過30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使用標準煤超過9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50萬噸。
為進一步了解項目情況及未來投產計劃,《華夏時報》記者也與6月29日致電并發送相關問題電子采訪函至中廣核方面,但截至截稿之時暫未獲得回應。
不過,據多方主流媒體報道,中廣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長利在有關會議上表示,中廣核將在一期項目投產的基礎上,積極推進二期200萬千瓦工程建設,全面助力興安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再上新臺階。
事實上,記者梳理發現,不只是中廣核,近期行業內也傳出了多個規模性風電項目落地的消息。
6月22日,由中國能建湖南火電承建的國投瓜州縣北大橋第七風電場B區200兆瓦工程順利通過質量監督檢查,投入商業運行。據數據顯示,該項目風機塔筒高度100米(四段),風機單機容量6.25兆瓦,為陸上已建成最大單機容量風電機組,葉輪直徑172米,掃風面積2.3萬平方米。相較于4.0兆瓦的風機,新增電量50%以上,降低造價成本同時,有效節約土地資源。
海上風電方面,據有關媒體報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以下簡稱702所)承擔相關設計任務的國內功率最大(6.2MW)的海上浮式風電裝備“扶搖號”,也已于近日在廣東湛江羅斗沙海域順利完成安裝,將于近期開始并網發電。
一位不具名的風電行業從業人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類似上述百萬千瓦級陸上風電基地的項目,實際對節能低碳來說,是具有很大意義的。雖然風電發展至今,技術層面相對成熟,但也不排除在新項目中包含一些技術層面的進步,例如涉及風機發電情況預測、風電配儲、風電消納等方面。
政策面紅利釋放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風電行業的快速發展與政策面的引導密不可分。前述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對于目前風電行業出現的類似稱得上“百萬”“千萬”的項目,其實可以理解為是在雙碳目標之下的能源規劃。
據悉,在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財政部等9部門《關于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明確,到2030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并且“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超過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
從當下來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在6月2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提到,電力方面,電力生產能力快速提高,特別是風電光伏發電發展迅速。2021年底,全國發電總裝機達到23.8億千瓦,比2012年翻了一倍,年均增速8.4%,其中風電光伏并網裝機合計6.35億千瓦,是2012年的近90倍。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楊蔭凱也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聚焦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不斷完善風電、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支持產業跨越式發展。
此前,一位能源行業資深分析師也曾在與記者探討新能源話題時說道,在國家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路線后,類似風電、光伏等清潔新能源是會迎來一個發展和受益,未來想要實現雙碳目標,風電、水電等發展思路也是必然的,政策引導下也會推動類似行業的發展。
機構:風電行業下半年預期向好
此外,從裝機數量來看,按照國家能源局公布數據來看,截至5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達到11億千瓦,同比增長15.1%;其中,常規水電3.6億千瓦、抽水蓄能0.4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發電裝機突破7億千瓦。即便是在2022年上半年各地疫情反復的情況下,整體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也有所增長。
眼下,在項目活躍落地和利好政策的引導之下,風電行業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主力軍之一,也被多家機構看好,認為行業景氣度及成長性都較高。
中信證券在有關研報中表示,在穩增長大背景,以及項目訂單儲備豐富和收益率優厚的情況下,影響上半年風電需求釋放的不利因素也在逐步消除,預計下半年風電裝機有望迎來加速復蘇。同時,風機招標價格企穩、零部件原材料成本下降,也將帶動產業鏈盈利逐步修復。
國盛證券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首席王磊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風電未來的增長預期非常樂觀,各個地方政府包括各個央企對風電規劃也是非常大。另外,隨著技術的提升,海風將呈現非常好的發展趨勢,未來的增速也會很高。短期受原材料價格及項目開工不及等問題影響,中長期來看,行業成長確定性較強,還是具備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而值得一提的是,《華夏時報》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風電行業的高景氣度也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業績收入。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29日,相關概念股已有大連重工、三一重能預計2022年上半年業績有望實現增長。
轉自:華夏時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