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收入村摘帽之后,密云張泉有了新產業
2022/11/22 12:34:15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未來,鄉村振興的重點將轉向發展壯大集體產業,從而產生更強勁的內生發展動力,加快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標。原標題:山村蝶變話振興
開欄的話
新時代畫卷氣吞山河,新征程篇章氣勢恢宏。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上下的首要政治任務,京華大地處處涌動熱潮,昂揚著“埋頭苦干、奮勇前進,更加奮發有為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的心聲。
即日起,本報推出“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專欄,派出多路記者深入機關單位、街道社區、大中小學、“兩新”組織等發展建設一線蹲點調研,充分報道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鮮活案例、典型做法和良好風貌,見證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京華大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巨大力量和生動實踐。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讓我們張開雙臂,擁抱新時代、激蕩新氣象、成就新偉業,團結奮斗譜寫新的時代華章!
密云區大城子鎮張泉村第一書記李騰在村中維修電路。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本報記者 王可心
常住人口僅53人的偏僻山村,竟引來近千萬元投資,成了熱門度假之所。山村名喚“張泉”,位于密云區大城子鎮,距市區超過150公里。上周,記者走進村中蹲點,聽心聲、看變化,解碼小村何以蒸蒸日上。
暖暖的日頭照透山林,張泉村村委會會議室里熱熱鬧鬧,遠遠就能聽見。黨員干部、村民代表齊集于此,一場關于黨的二十大報告的學習會正在召開。“報告里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這說明,黨中央重視咱農村,重視鄉村振興,咱們趕上了最好的時代!”第一書記李騰率先發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報告里還說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這句話講的就是咱們張泉正在做的事。”
“過去掙倆錢全靠賣山貨給販子,價低還賣不動,現在上網賣,買家遍全國。”“我家原來那老院子,現在直接流轉做民宿,省事不說還多了一筆收入,頭五年的租金已經到賬了。”……大家紛紛說起身邊變化。
變化來之不易。張泉村面積總共10100畝,95%是林地。常住的只有50多人,平均年齡超過60歲,還有24位殘疾人。勞動力嚴重不足,又缺乏平坦的整地。
如何破局?分兩步走。先是“筑基”,從2016年底到2021年底,來自北京工業大學的兩位第一書記季景書、沈自友,牽線搭橋、引資集智,修起線下線上兩條通衢,村子盛產的板栗、核桃、山楂、蜂蜜等農產品成功走向廣闊市場。低收入村就此摘帽。
下一步,“蓋樓”!2021年12月,北京地鐵運營公司的李騰接棒張泉村第一書記。“改造閑置農宅,發展高端民宿,是張泉振興的后半篇文章。”李騰說。他尋找了幾十家業內機構,前后對接了7個運營平臺,這才精挑細選出了合作伙伴。“首批簽約6套閑置農房,吸引投資近1000萬元,項目名定墨里山居。”李騰說,這項合作將為村民帶來租金收益140多萬元。
山前半腰的現代化宅院讓人眼前一亮,走進嶄新的民宿,新中式風格的木質家具與裝飾山水畫相得益彰。“張泉村的脫低兩步走,與黨的二十大所指引的鄉村振興路徑一脈相承。如今,村里的基礎設施有了極大提升,手機信號滿格,公交車直達村內;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村集體經濟從赤字轉為盈余,為接下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李騰說,未來,村里還會有多套閑置宅基地完成流轉出租,并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張泉村的故事,一定會越講越精彩。”
記者手記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重要的五個著力點,鄉村振興正是其中之一。鄉村振興,重在產業振興,對于生態涵養區來說,更要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生態效益更好地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張泉村的故事是北京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未來,鄉村振興的重點將轉向發展壯大集體產業,從而產生更強勁的內生發展動力,加快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壯大產業帶動農牧民致富
- 下一篇:【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把特色產業搞出名堂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