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創聯行:樂純生物發展正當時
2022/12/7 22:43:17 來源:中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創聯行表示樂純生物系列重磅產品的量產和投放市場,將從根本上緩解國內生物制藥一次性耗材產業的原材料緊張、成本高昂等難題,極大釋放產能,在市場巨大以及十四五規劃利好政策下能夠快速發展躋身國際一列耗材巨頭。中信曾在報告中指出,全球生物藥市場空間將由2019年的2860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7680億美元;我國生物藥市場空間將由2019年的3120億元增至2030年的13030億元。2019年全球、我國生物藥占比分別為22%、19%,2030年將分別達到37%、41%。
據測算,2021年國內生物制藥上游耗材市場規模約127億元,2025年將達到約265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0%(未考慮新冠疫苗增量)。主要包括培養基、色譜填料/層析介質、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儲液袋及其配件、微載體、濾器濾膜等細分領域。
1)海外龍頭占據大部分市場,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全球生物制藥耗材市場大部分被海外龍頭所占據,如色譜填料/層析介質領域的Cytiva、Tosoh、BioRad、Agilent、Osaka Soda等;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反應/儲液/攪拌袋領域的Cytiva、ABEC、Sartorius、Thermofisher、Merck等;培養基領域的GIBCO(ThermoFisher)、Merck、Hyclone(Cytiva)等。
國內企業在上游耗材領域已有布局,如色譜填料/層析介質領域的納微科技、博格隆(藥明生物子公司)、賽分科技、藍曉科技;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反應/儲液/攪拌袋領域的東富龍、楚天科技、多寧生物、樂純生物、金儀盛世、賽科成;培養基領域的多寧生物、至衡生物、臻格生物等,但市占率普遍較低。
2)上游材料及裝備國產化東風已起
需求端:新冠疫苗的大規模產能建設帶來設備、耗材領域需求的大幅增長;疫情影響下全球供應鏈緊張,藥企愈發重視供應鏈安全,給上游設備和材料的國產化帶來發展契機。
供給端:國內生物制藥耗材供應商大多成立于2005-2010年左右,經歷10余年的發展,產品質量已經逐步接近海外龍頭水平。
政策驅動:2020年10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生物安全法》,強調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關鍵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關鍵技術和產品的研究與開發等列入政府預算;2021年5月,上海發布《關于促進本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重點支持創新藥品、高端醫療器械、先進生物醫藥裝備和材料、新型服務外包等四大產業發展。
樂純生物不僅擁有膜的專利,同時還是國內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反應袋等產品的隱形龍頭,其一次性反應/儲液/攪拌袋已經占據20-30%市場。率先實現關鍵膜材自主研發,國產“強鏈”已比肩歐美,樂純生物在其官微宣布正式上市一款名為“LeKrius™”的生物制藥工藝薄膜,適用于緩沖液、培養基、細胞培養、中間品、原液、制劑、灌裝工藝流程。這是其兩個月內發布的第三款攻關級產品。其在2021年12月份剛剛推出“LePhinix™”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及專門針對mRNA疫苗的“RNase & DNase free”一次性使用耗材系列
國創聯行表示樂純生物系列重磅產品的量產和投放市場,將從根本上緩解國內生物制藥一次性耗材產業的原材料緊張、成本高昂等難題,極大釋放產能,在市場巨大以及十四五規劃利好政策下能夠快速發展躋身國際一列耗材巨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