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要素對經濟發展貢獻率持續上升 市場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2022/12/8 15:51:46 來源:人民郵電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據已經成為新時代的重要生產要素,并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日前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數字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指出,加快出臺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及配套政策,推進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據已經成為新時代的重要生產要素,并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日前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數字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指出,加快出臺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及配套政策,推進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個人數據分類分級確權授權使用,構建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制度規則,統籌推進全國數據要素市場體系。
與此同時,全國數據交易所建設步伐明顯加快,今年以來,福建大數據交易所、蘇州大數據交易所、廣州數據交易所和深圳數據交易所先后揭牌成立,掀起數據交易所建設熱潮,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建設步伐加快。
數據要素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今年以來,國家層面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文件,促進數據要素市場發展。1月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初步建立”的目標。4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
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6月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指出,要建立數據產權制度、建立合規高效的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
與此同時,深圳、上海等地紛紛發布數據條例,加快數據立法進程;廣東、廣西等地紛紛發布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方案,北京市探索將數據資產納入資產管理體系,深圳市開展數據要素統計核算試點工作。
在國家政策引領、地方試點推進以及企業加速創新之下,我國數據要素市場不斷探索和創新,基礎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數據交易模式更加成熟,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更加高效,以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加工、數據流通等環節為核心的數據要素市場發展迅速。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測算,2021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到815億元。
尤其在數據產業發展方面,全國數據交易機構逐步升級優化,服務模式和服務內容不斷創新,各地數據要素市場的培育路徑和模式各具特色,數據要素市場交易機構、運營體系、保障機制已具雛形。
到今年11月,上海數據交易所掛牌成立一周年,其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年,在上海數交所掛牌的數據產品將超過800個,累計交易額將達到1億元。上海數交所成立以后,全國又新成立了9家數據交易機構,各地數據交易機構的加速成立,加速了數據交易模式和內容的探索與創新。
數據要素對GDP增長貢獻率持續上升
當前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而數據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其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也逐步顯現。根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測算,2021年,數據要素對當年GDP增長的貢獻率和貢獻度分別為14.7%和0.83個百分點。
從2015年到2021年間,數據要素對當年GDP增長的貢獻率呈現持續上升狀態,數據要素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促進作用。而從貢獻度來看,2019年略有下滑,隨后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GDP增速顯著下降,而數據要素對GDP的貢獻度仍呈現上升趨勢。
盡管如此,數據要素對GDP的貢獻仍處于較低水平,數據要素的經濟貢獻提升還有很大空間。隨著各類政策的出臺和實施,數據要素的開發利用將進一步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據預測,“十四五”期間,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復合增速將超過25%,整體將進入群體性突破的快速發展階段。
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帶動下,基于數據要素的新業態和新模式將不斷涌現,數據要素的應用種類也將逐漸豐富,其對行業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將進一步顯現,對經濟的貢獻度將會進一步提高。
數據顯示,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數據要素投入每增加1%,產出就增加3%;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數據要素投入每增加1%,產出就增加1.57%左右。
數據要素市場供給旺盛流通不足
“2021—2022年中國數據要素市場化指數的平均得分是58.73,這表明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化發展仍處于較低水平。”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測算結果顯示。
具體分維度來看,“數據要素供給”得分較高,為69.43,其次是“數據要素流通”,得分為60.93,再次是“數據要素價值”,得分僅為45.84,數據要素的交易價值和產業價值實現水平較低。這表明,我國數據要素市場目前呈現出“供給旺盛、流通不足、價值遠未實現”的特點。
在業內專家看來,盡管隨著數據立法的完善,數據法治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諸如數據交易的種類單一、數據泛化交易、法律邊界不夠清晰、規則過于保守、創新性不足、數據權利不清等問題。
數據基礎制度建設事關國家發展和安全大局,要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統籌推進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對此,在制度層面,要加快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價值管理體系;從市場角度,要積極營造便于數據流通的市場環境;在技術創新方面,要加速數據要素在各行業和各領域的應用;在數據安全方面,要建立覆蓋數據資源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監管體系。(記者 蘇德悅)
轉自:人民郵電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