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保險機構聚焦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 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最需要的地方
2022/12/28 9:21:55 來源:新浪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經濟與金融共生共榮。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連日來經濟與金融共生共榮。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連日來,金融機構深入學習宣講黨的二十大報告,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多家銀行保險機構表示,未來,要深刻認識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聚焦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金融力量。
農業銀行董事長谷澍表示,將加大基礎設施、制造業、小微、科創、綠色等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力度,緊扣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調優結構、創新服務,促進金融、產業、科技良性循環,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作為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具備傳統優勢的大行,建設銀行將在持續鞏固這一優勢的同時,保持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較快增長,加大交通和新型基礎設施領域支持力度,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表示,要適時重檢并完善各重點區域服務方案,支持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要持續推進供應鏈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水平。
保險業將持續發揮保險保障功能,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中國人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白濤表示,公司將持續把保險資金配置到中國經濟“增長引擎”上,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著力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堅守金融工作人民性,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表示,集團始終將服務實體經濟、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金融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綜合金融業務能力,全方位運用保險資金、銀行信貸及資產管理等金融資源,源源不斷將金融活水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服務實體經濟,金融工作的著力點將放在重要民生工程上。中國太保表示,將圍繞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城鎮化戰略等重大工程項目和民生工程,發揮險資的優勢,致力于通過債權、股權、資產支持計劃等多種形式,推動各地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報告要求“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以金融力量守護國家糧食安全,農業發展銀行董事長錢文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是農業發展銀行信貸支農的首要任務,是農業發展銀行安身立命的根基。該行將堅守政策性銀行職責定位,統籌做好政策性收儲和市場化收購,積極構建全方位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發展格局,有效發揮糧油收購資金供應主渠道作用。
實現高質量發展,綠色轉型刻不容緩。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報告要求“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中國人保財險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部署,在服務“雙碳”領域深入探索,大力發展風電、光伏、森林碳匯、環境污染責任險等綠色保險。
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金融機構也要重視自身發展安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國家開發銀行表示,將堅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風險底線。持續深化開發銀行改革,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國家開發銀行治理的全過程、各環節,促進開發性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33]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1—11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結構持續改善
- 下一篇:港澳臺地區教育融入國家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