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促進法》一周年 家校合作統籌規劃協同賦能
2023/1/9 10:09:17 來源:中國首都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將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提升到了立法高度,明確要求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將家庭教育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將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提升到了立法高度,明確要求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工作計劃。
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以及2021年教育部“雙減”政策出臺的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學校作為教育的重要主體,承擔起了引領家校建設、輔助家風家教建設的重要角色。如何更好地落實相關政策,科學、有效地幫助到每一個家庭,建立起良性循環的家校共育生態圈,成為了學校必須要面對的時代課題。
如今,《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已有一周年,學校引領家校共育的情況怎么樣呢?北京師范大學亞太實驗學校(以下簡稱“亞太實驗學校”)交出了一份“高情商”答卷。
家校合作“三部曲” 統籌規劃協同賦能
良性友善的家校協作是學校教育教學提質增效的必要保障。但是在一線實踐中,由于家庭需求的多元化、家校雙方權責不清等各種問題,家校矛盾具體而繁雜。因此,從實際情況出發,協調統籌,建立主體多元、科學公平、穩定有效的家校合作體系,才是紓解家校矛盾,有效輔助家庭教育,促進家校聯系的良方。亞太實驗學校積極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結合自身特點,開展了一系列“落地有聲”的家校工作,具體包括:
開展“潤物之力”培訓課程,提高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力。教師是家校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引領家庭教育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亞太實驗學校高度重視師資素養的培養,
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潤物之力”的課程培訓,通過專家講座、外出學習、案例分析、研討會議等多種形式,緊跟時代所需,讓老師們及時學習、了解科學規范的家庭教育理念、實用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親子關系疏導以及學生壓力疏解的相關理念,確保教師在家校工作中的所需能有充足的保障。
開展“浸潤之功”學習課程,引導家長建立科學教育觀。家長來自社會的各行各業,受限于個體經驗與閱歷的局限性,家庭教育觀念更多樣化、更個性化。然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有其必要遵守的客觀規律,這是家長們所不具備的。因此,亞太實驗學校開展了針對家長群體的“浸潤之功”學習課程,包含家庭教育系列課程與家長心理工作坊、家風與學風建設指導課、家長育人經驗分享課、腦科學空間參觀體驗活動等,旨在整合學校的教育資源,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逐層遞進,浸潤滲透,引導家長樹立科學“家庭教育觀”,為健康陽光的家校關系筑造平臺。
開展“生命浸潤”共育課程,促進家校合作協同賦能。家校溝通策略是家校工作中極為重要的環節。亞太實驗學校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王璐認為,家校共育需要“高情商”,即關注家庭之需,換位思考、與家長共情,切實提供有效、專業的幫助。為此,亞太實驗學校探索搭建了“生命教育多渠道溝通平臺”,在網站上開辟了家長電子信箱、完善家訪座談相關制度、開通家長熱線,多措并舉暢通家校雙方溝通、互相啟迪,從而提高家校共育水平。
此外,亞太實驗學校根據自己十五年一貫制的優勢,重視“養成教育”,重視各學段之間的銜接培養。通過分學段制定育人目標,細化學段育人活動,督促、強化、夯實“養成教育”的貫通培養,將學生的行為規范、日常習慣(包括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人際交往等等)都納入了家校共育課程中,以活動為載體,家校聯動,賦能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家校共育“五育并舉” 回歸初心浸潤生命
功利的社會觀念催生的教育焦慮甚囂塵上,學校作為育人的重要陣地,有責任和義務回歸教育本質,厘清時代使命,踐行黨和國家教育的根本方針。因此,亞太實驗學校秉承“教育浸潤生命”的理念,結合學校具體情況,以學生健康成長與核心素養培育為目標,構建了富有亞太特色的“生命浸潤”活動課程體系,具體包括心理健康、勞動教育、社團活動、研學活動、文化育人、綜合實踐等九大類家校共育實踐活動,旨在讓育人回歸本源初心,讓家長與教師一起全方位、全過程參與和陪伴學生成長。
亞太實驗學校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以學校“樹文化”為起點和根基,延伸出豐富多彩的環境文化、閱讀文化、禮儀文化、班級文化以及家長文化等,發揮美育主體作用,構筑全員共建的校園文化體系。同時開展園林藝術、家庭生活等勞育實踐,共畫共寫、接力比賽等親子活動,讓家校共育活動體系在實踐中得以不斷優化和補充,形成以生命教育為核心內涵的現代化家校共育新模式。
通過強化“五育并舉”,落實以德樹人、以智啟人、以體健人、以美塑人、以勞育人,亞太實驗學校培養出了一批批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發展的優秀學子,為眾多家庭排憂解難,送去啟迪,收獲了不少來自家長的好評點贊。
學生的成長成才是家校共同的目標和愿景,自“生命浸潤”的課程體系實施以來,亞太學子正逐漸成長為積極向上、吃苦耐勞、熱愛運動、自信陽光的有志少年,家校共育也日臻成熟。學校系統、豐富的課程規劃,友善科學的家校合作體系,為學生幸福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以課程建設為主要渠道,為教師、家長、學生提供其不同階段成長所需的營養,五育并舉,全方位、全過程落實“全人教育”,《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一年間,亞太實驗學校用“高情商”筑起“連心橋”,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共同繪就了一幅家校共育的美好藍圖。
轉自:中國首都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