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青松:積極探索證券業開展普惠金融新實踐、新做法 開辟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領域
2023/1/12 9:21:55 來源:證券日報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日前,在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全球年會可持續發展國際峰會上,中證協黨委書記、會長安青松指出,在新的發展階段,證券行業銳意探索普惠金融新模式,推動結對幫扶工作從“扶貧日前,在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全球年會可持續發展國際峰會上,中證協黨委書記、會長安青松指出,在新的發展階段,證券行業銳意探索普惠金融新模式,推動結對幫扶工作從“扶貧”向“扶智”、從“輸血”向“造血”、從“被動”向“主動”的轉變,形成了全業務鏈參與幫扶、全方位發揮優勢、全領域整合資源的普惠金融新實踐。
安青松表示,中證協組織行業機構,以鞏固拓展結對幫扶成果為導向,開展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調研活動,得到了全行業的積極響應。截至目前,證券行業102家證券公司結對幫扶了343個脫貧縣,占脫貧縣總數的41%,其中59家證券公司結對幫扶79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占縣域總數的49%。
安青松指出,從協會匯編的《證券行業普惠金融探索與實踐——促進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調研報告》反映的情況看,行業機構在脫貧縣的結對幫扶工作,已經從擔當政治任務、履行社會責任,向推動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探索證券業普惠金融新實踐、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方面轉變,開辟了證券行業開展普惠金融業務的新領域,形成了以下三方面的示范實踐和特色做法:
一是打造綠色證券金融服務體系,推動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行業機構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著力開發和經營縣域經濟的“綠色資產”“碳匯資產”價值,為綠色產業合理定價、管理風險,為綠色發展提供中長期金融服務,立足縣域經濟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2021年,50家證券公司作為綠色公司債券主承銷商或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管理人,共計承銷(或管理)102只債券(或產品),合計金額1376.46億元,同比增長52%,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二是探索證券業普惠金融新路徑,促進可持續發展。行業機構注重挖掘當地資源稟賦,發揮發現價值、組織交易、管理風險、投研并重的專業特長,綜合運用股權、債權、產業基金、“期貨+保險”、場外期權、資產證券化產品等資本市場工具,面向廣大農村、面向不發達地區、面向新脫貧地區,探索發展普惠金融業務的新路徑,打通直接融資渠道,培育特色支柱產業,支持縣域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普及金融保障、救災、兜底功能及運用,幫助農民穩定增收、防止返貧、救死扶傷,推動形成促進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造血”機制。2021年,證券行業機構在結對幫扶縣,服務縣域企業IPO共10家,融資70.45億元,服務縣域企業在新三板掛牌6家,通過股票增發、債券等其他方式服務脫貧縣企業直接融資609.07億元,服務實體企業通過綠色債券及創新創業公司債券融資1720.44億元,公益性支出合計達9.10億元。
三是拓展“志智雙扶”公益平臺,服務協調發展。2021年協會發起“推動鄉村振興新倡議”和“促進鄉村振興公益行動”,倡導行業機構鞏固拓展結對幫扶成果、深化“引智”和“造血”功能。一年多來,通過開展縣域經濟調研、志愿者支教服務、探索普惠金融實踐、救災賑災活動等,在行業打造公益文化、培養社會責任,形成獨具特色的公益幫扶模式,形成通過“引智”“扶智”為鄉村振興“架天線”、通過志愿者“支教返鄉”為從業人員國情教育“接地氣”的良性循環。
安青松強調,未來,協會將繼續與國際金融論壇加強合作交流,依托協會綠色發展委員會,凝聚行業共識、增進行業共信、協同行業行動,引導證券行業機構充分發揮發現價值、組織交易、管理風險、投研并重的專業特長,結合結對幫扶工作積極探索綠色金融新產品、新工具和新業務模式,積極探索開展普惠金融新實踐、新做法,不斷豐富證券行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開辟證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領域,促進提升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33]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三地聯合推出5條冰雪旅游線路
- 下一篇:教育部:保障符合就業條件的公費師范生有編有崗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