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度稀土行業大事記
2023/1/29 15:10:58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 2022年我國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同比分別增長25% 工信部、自然資源部分兩批下達的2022年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合計為21萬噸和20.2萬噸,1. 2022年我國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同比分別增長25%
工信部、自然資源部分兩批下達的2022年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合計為21萬噸和20.2萬噸,分別在2021年的指標基礎上增加了4.2萬噸和4萬噸,同比增幅均為25%。2022年增加的生產指標分別分配給了北方稀土集團和中國稀土集團,其中,北方稀土占礦產品指標和冶煉分離產品指標增量的98.3%,廈門鎢業和廣東稀土集團的礦產品指標和冶煉分離產品指標維持2021年水平。
點評:受益于電動車、人形智能機器人、工業電機等下游應用場景不斷涌現,稀土需求快速增長,工信部、自然資源部在綜合考慮市場需求變化和各稀土集團指標執行情況最終確定了2022年的稀土生產指標總量。2022年生產指標分配最顯著的特點是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行業發展格局更加明確。
2. 2022年我國稀土產品貿易額大幅增長
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我國稀土精礦和稀土冶煉分離產品貿易總額累計近2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4%。其中,稀土精礦進口金額約5.4億美元,同比增長86.7%;稀土冶煉分離產品進口金額8.6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1%,出口金額9.8億美元,同比增長約65%。此外,我國稀土永磁體貿易額39.5億美元,同比增長48%。其中,進口金額1.74億美元,同比增長6%;出口金額37.8億美元,同比增長51%。
點評:在全球節能降碳等領域需求增長的帶動下,2022年,稀土產品價格上漲,導致貿易額的大幅增長。據統計,2022年,鐠釹氧化物年均價格同比上漲38%,氧化鋱同比上漲近57%,氧化鈥同比上漲29%,氧化釓同比上漲75%。
3. 稀土出口延續實行許可證管理
2022年12月30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公布《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2023年)》的公告。根據公告內容,2023年實行許可證管理的出口貨物為43種,其中,涉及稀土的內容與2022年相同,即:延續實行許可證管理;出口鈰及鈰合金(顆粒<500微米)的可免于申領出口許可證,但需按規定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許可證》;繼續暫停對鎂砂、稀土、銻及銻制品等出口貨物的指定口岸管理;涉及的稀土品種沒有變化。
點評:目前,我國對稀土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沒有資質和數量限制。稀土屬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基于保護環境和資源的需要,我國政府對稀土的開采、生產和出口各個環節均實施了管理措施。
4.《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稀土》等稀土相關規范正式發布
由江西省地質局第七地質大隊主編的《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稀土》、參與編制的《礦山生態修復技術規范 第6部分:稀土礦山》兩項行業標準通過全國自然資源與國土空間規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由自然資源部批準發布,自2022年11月1日起實施。
點評:該兩項標準適用于稀土礦產(砂礦除外)勘查及礦產資源儲量估算,也適用于驗收、評審稀土礦產地質勘查成果,還可作為礦業權轉讓以及稀土礦產勘查開發等活動中評價、估算礦產資源儲量的依據。這兩項《規范》的發布對規范稀土資源勘查和稀土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 中國稀土集團推進稀土資源整合成效斐然
中國稀土集團成立1年來,有序推進稀土資源開發、冶煉加工、技術研發等產業資源及資產、業務、管理等整合融合,成效斐然。推動重啟贛南稀土首批4座礦山復產,結束贛南稀土礦山長達6年的停產歷史;躋身第二批中央企業現代產業鏈鏈長企業;在強化行業整合方面,基本形成四川輕稀土整合共識、廣東中重稀土產業整合初步思路,湖南伴生獨居石稀土產業整合方案等;與有研集團簽署《共建稀土創新基地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稀土科技創新平臺;完成了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變更,證券簡稱由“五礦稀土”變更為“中國稀土”,合計持有中國稀土40.08%股份。
點評:中國稀土集團成立以來,贛南首批4座稀土礦山復產、一系列戰略合作協議和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標志著我國稀土產業專業化整合工作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有利于推動集團聚集優勢資源力量,進一步提高我國稀土產業集中度,多措并舉維護稀土供應鏈穩定;上市公司名稱的成功變更,有助于打造公司持續的品牌效應,提升該公司市場影響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6. 北方稀土打造全球規模最大的稀土磁性材料合金廠
2022年12月21日,北方稀土發布消息稱,為了充分發揮稀土大集團作用,日前對下屬包鋼磁材、寧波展昊、北京三吉利、安徽永磁等4家磁性材料企業進行整合,重組成立內蒙古北方稀土磁性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努力打造全球規模最大的稀土磁性材料合金工廠。
點評:隨著我國“雙碳”“雙控”目標的實施和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的迅猛發展,對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快速增長,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北方稀土重組磁材公司,有利于提高稀土產品就地轉化率,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統籌提升資源、資本配置效率和科研實力,進一步增強北方稀土集團在磁材行業的產品競爭力、市場占有率、抗風險能力和資產運營效率。
7. 廈門鎢業與赤峰黃金共同打造稀土資源合作開發平臺
2022年9月21日,廈門鎢業與赤峰吉隆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赤峰黃金”)簽署《出資協議》,一致同意共同出資設立赤金廈鎢海外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該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6000萬元,其中,廈門鎢業出資比例為49%,赤峰黃金出資比例為51%。合資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有色金屬采選、購銷,對采礦業及其他國家允許投資的行業的投資與管理,貨物或技術進出口。
點評:合資公司充分利用合作雙方各自優勢,打造稀土資源合作開發平臺,實現雙方優勢互補、互惠共贏、共同發展的目標。同時,廈門鎢業參與老撾稀土資源開發,有利于優化稀土產業布局,加強稀土板塊資源供給保障。
8. 寧波韻升聯手中礦資源開發非洲稀土資源
2022年8月31日,寧波韻升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礦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合資公司——中韻礦業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5500萬元人民幣,中礦資源持股比例為55%,寧波韻升持股比例為45%。合資公司旨在非洲收購合適的稀土項目并通過項目公司進行稀土礦的勘探、開發、礦權投資。
點評:這是我國獨立磁材企業首次走出國門參與海外稀土資源的開發投資。合資公司共同對稀土礦的勘探與開發利用進行長期深度合作,不僅可擴大該公司的稀土礦產資源儲備,保障原料供應,也可增強該公司的盈利能力。
9. 世界首條稀土永磁磁浮軌道交通工程試驗線竣工
2022年8月9日,由江西理工大學牽頭,與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人民政府聯合中鐵六院、中鐵工業、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等單位共同完成的永磁磁浮軌道交通工程試驗線——“紅軌”在興國縣順利竣工。
點評:“紅軌”是迄今為止建成的世界首條永磁磁浮軌道交通系統工程試驗線,具有綠色、智能、安全、經濟的顯著特點。稀土永磁磁浮軌道交通系統實現了永磁懸浮技術與空軌技術的完美結合,是繼電磁懸浮、超導磁浮之后,開辟的一種新的磁懸浮技術路線,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稀土材料應用及永磁磁浮軌道系統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
10. 低氧稀土鋼助力我國首套盾構機用超大直徑主軸承研制成功
2022年12月15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我國首套超大型盾構機用直徑8米主軸承研制成功。主軸承材料所用“低氧稀土鋼”2022年是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團隊歷經10多年研究開發出的關鍵技術。該鋼種拉壓疲勞壽命提高40多倍,滾動接觸疲勞壽命提升40%,滿足了軸承鋼高純凈、高均質、高強韌、高耐磨的要求,解決了我國盾構機用超大直徑主軸承制造久而未決的軸承材料問題。
點評:盾構機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大裝備,承載著穿山越嶺、過江跨海的重任。我國已實現了盾構機的國產化,但其核心部件——主軸承一直依賴進口。首套盾構機用超大直徑主軸承的成功研制,打通了自主可控制造的“最后一公里”,標志著我國已掌握盾構機主軸承的自主設計、材料制備、精密加工、安裝調試和檢測評價等集成技術。(安泰科稀土研究團隊)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