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手腕上的安全”亟待守護
2023/2/16 14:10:23 來源:工人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兒童智能手表因功能實用、趣味性強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青睞。隨著市場蓬勃發展,其暴露出的問題同樣引發諸多關注。不少家長反映,兒童智能手表存在功能冗余、誘導消費、侵犯隱私等一系列兒童智能手表因功能實用、趣味性強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青睞。隨著市場蓬勃發展,其暴露出的問題同樣引發諸多關注。不少家長反映,兒童智能手表存在功能冗余、誘導消費、侵犯隱私等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問題,兒童“手腕上的安全”亟待守護。
可語音、視頻通話,精準確定孩子位置,碰一碰就能加好友……近年來,戴在孩子手腕上一寸見方的智能手表,因功能實用、趣味性強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青睞。有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兒童智能手表行業處于持續擴張狀態,預計2023年將突破200億元規模。
隨著市場蓬勃發展,兒童智能手表暴露出的問題同樣引發諸多關注。在滿足定位、通話等需要的同時,不少家長反映,兒童智能手表也出現了功能冗余、誘導消費、侵犯隱私等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問題,兒童“手腕上的安全”亟待守護。
功能繁雜引擔憂
“兒童手表上的軟件對孩子來說有點多,家長擔心孩子沉迷娛樂,就不讓孩子用了。”最近,來自河南周口的謝先生給自己上小學四年級的外甥買了一塊兒童智能手表。收到貨后,家長發現,手表自帶多款聊天、故事軟件,由于正在假期,通話等主要功能使用需求減少,便將手表暫時保管了起來。
在電商平臺產品詳情介紹頁面,記者看到,不少兒童智能手表都預裝了聊天、故事、音樂、作業、錢包等多種應用程序,有的甚至還內置了視頻軟件。有家長形容兒童智能手表更像是“戴在孩子手腕上,集多重功能于一體的智能手機”。
事實上,保障孩子安全是家長選擇兒童智能手表的核心需求。近期,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了兒童智能手表消費調查報告。調查顯示,近六成消費者選購或計劃選購兒童智能手表目的在于方便聯系孩子和確認孩子位置,擔心功能復雜、分散兒童注意力的消費者占比超四成。
采訪中,多位小學老師對《工人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兒童智能手表在學生間的普及率非常高,孩子特別喜歡手表的聊天、拍照、朋友圈等玩法。為此,學校不得不通過建議家長設置上課模式、收納袋集中保管等方式減少兒童智能手表在課堂上的使用頻率。
誘導消費涉侵權
“家長真應該關注一下管理兒童手表的App,看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被誘導消費,我家孩子今年就被誘導消費了800多元。”來自廣西南寧的高先生發現,孩子在自己不知情時通過兒童智能手表消費了從19.9元到398元不等的多筆訂單。他展示了一款孩子充值398元的“英語學習”軟件界面,上面標明購買課程可以贈送寶石,而寶石卻用來給軟件游戲中的人物進行裝備升級。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兒童智能手表的投訴不少都與誘導消費有關。
“兒童手表的使用群體為3周歲~14周歲的兒童,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擅自支付行為無效,或可由家長否認其效力。”北京星竹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郝旭東分析道。不過,他同時也提醒,家長有義務管理好自己的賬戶信息,履行好監護責任。若主張經過家長智能終端認可的消費行為確由兒童發出,需負有舉證責任。
關于免密支付、自動扣款,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電子商務法研究中心主任薛軍認為,軟件應明示收費標準、方式,經確認后方可扣費。若未經明確告知便自行扣費,同樣侵犯了家長作為消費者的選擇權,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觸碰隱私安全紅線
除了上述問題,家長對兒童智能手表是否能實現充分的隱私保護也頗為關切。根據江蘇省消保委發布的兒童智能手表消費調查報告,17.11%的消費者表示遇到過兒童智能手表泄露個人信息的情況,32.89%的消費者表示希望可以針對兒童智能手表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手表的信息安全性。
此前,“3·15信息安全實驗室”對電商平臺一款銷售量達到“10萬+”的兒童智能手表的測試結果顯示,由于手表使用的操作系統過于老舊,沒有任何權限管理要求,惡意程序可以在兒童和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輕松植入,并獲取孩子的位置、人臉圖像、錄音等隱私信息。
薛軍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將不滿14周歲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不分種類列為敏感個人信息的范疇,受到最嚴格的保護,絕不允許未經告知進行收集,收集的必要范圍也要從嚴認定。“收集兒童個人信息必須要征得監護人同意,這是一條不得逾越的紅線。兒童智能手表在收集信息方面的不合規現象需要引起重視。”薛軍說。
合力治理提升行業規范度
隨著兒童智能手表日漸成為孩子的“標配”電子產品,其存在的問題也亟待引起重視,清朗明凈的電子產品使用環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北京師范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邊玉芳強調,兒童電子產品的設計要與孩子的成長階段相契合,以促進孩子的發展為要旨。針對孩子自控力較弱的特點,更應該側重能對孩子起到幫助作用的核心功能,而非游戲、消費等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的冗余功能,這應該成為兒童智能手表的設計理念。
“兒童的認知能力、危險識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薄弱,針對兒童的電子產品仍需進一步在審核監管方面從嚴從細。既要在產品出廠、銷售環節加大質量抽查力度,更要加強對相關平臺運營過程的監管。”郝旭東建議。
2022年11月,國家標準GB/T41411-2022《兒童手表》正式實施。“落實國家標準有助于對兒童的個人信息等方面做出進一步保護。目前,該標準為推薦性國家標準。根據實施情況,如有必要,可將其上升為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兒童手表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環節都必須遵守,否則不允許產品上市銷售,從源頭遏制違法行為。”薛軍表示。(記者 時斕娜)
轉自:工人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