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資國企改革深化瞄準核心競爭力 專家稱國有上市公司改革將成重點
2023/3/27 9:21:55 來源:證券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 ≡谇迦A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總監周麗莎看來,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是促進市場競爭的必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
在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總監周麗莎看來,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是促進市場競爭的必要條件,國有經濟的身份決定了國有企業必須提高競爭力。國有企業要成為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必須發揮經濟功能,創造市場價值,落實董事會職權,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
事實上,此次“核心競爭力”的表述并非首次出現。此前,黨的二十大報告就曾明確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國企混改與員工持股研究中心負責人朱昌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要求一脈相承,都強調了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提升包括創新競爭力、產業競爭力、效率競爭力、抗風險能力等“國企核心競爭力”,這不僅將是國企作為市場主體在參與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關鍵,也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核心指標。
在朱昌明看來,國企核心競爭力是否提升,未來將成為衡量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成效的標準,這有助于澄清過往對國企改革的模糊認識,避免把改革手段作為改革目標的錯誤做法,杜絕“紙面”改革、“數字”改革和改革空轉等問題。
核心競爭力既是企業的“內功”,也是企業價值創造的基礎。在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看來,在后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過程中,隨著“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的提出,將進一步促使國有企業聚集主業發展,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以市場需求為牽引,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供應鏈、資本鏈的深度融合,在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中更好發揮支撐引領作用,打造形成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實際上,這也與此前證監會提出的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中強調的國企估值水平提升一脈相承。
“無論是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或是提升國企估值水平,其根本出發點和初衷都是為了提高國有上市公司質量,更好地反映企業的核心價值,進而推動國資國企不斷提升其價值創造能力、價值經營能力與價值實現能力�!睆埩⒊f。
盡管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即將收官,但無論是從黨的二十大報告,或是此次中央經濟工作的部署,再或是今年5月底啟動的又一個以三年為周期、且聚焦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改革內容來看,國資國企改革不僅仍在繼續,且將持續深化。
比如,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除了“點名”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外,還提到“堅持分類改革方向,處理好國企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關系。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
朱昌明預計,明年國資國企改革將繼續以市場化經營為方向,通過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弘揚企業家精神,以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概括來講,改革重點即為“兩發力、四聚焦”�!皟砂l力”一是指發力精準高效,深化國企分類改革;二是指發力上市公司改革,國有上市公司已經實現國有資產資本化,且國有上市公司改革兼具國資改革與國企改革的雙重屬性,是后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主力軍�!八木劢埂眲t表現為聚焦權責清晰,優化提升公司治理,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聚焦普遍激活,“三能機制”落實見效;聚焦核心競爭力提升,推動資源向主業企業、優勢企業、“鏈長”企業集中,資源優化配置形成新格局;聚焦提升監管效能,著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
張立超也表示,預計明年國資國企改革將以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為重點,在加大上市公司股權改革、優化公司現代治理結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提升企業價值創造和治理能力等方面持續發力。
[33]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