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功率半導體產業鏈加速協同 國產碳化硅降成本可期
2023/4/12 11:19:17 來源:經濟觀察網-碳中和新聞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段時間以來,半導體產業鏈備受市場關注。近日,由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汽車芯片創新聯盟)主辦,湖南三安半導體承辦的“汽車功率半導體分會成立大會暨汽車功率芯近段時間以來,半導體產業鏈備受市場關注。
近日,由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汽車芯片創新聯盟)主辦,湖南三安半導體承辦的“汽車功率半導體分會成立大會暨汽車功率芯片發展研討會”在長沙舉辦。
當前,汽車行業正處在從傳統化石能源驅動逐步向全電驅動轉換的變革中。新能源汽車進入發展快車道,汽車功率芯片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器件,汽車功率半導體產業迎來向上發展的重要機遇。
汽車芯片創新聯盟理事長董揚表示,中國芯片產業快速發展的條件已經成熟。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經濟體量大,創新需求高,必須發展芯片產業。
湖南三安半導體銷售副總經理張真榕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結構性缺芯的情況也在倒逼整個芯片產業鏈打破傳統的供應模式,提升產業鏈創新。公司將抓住戰略窗口機遇,希望利用我們的產業鏈優勢與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有更深度的合作。
產業鏈上下游不斷協同
我國汽車功率半導體發展起步較晚,產業鏈尚不健全,上游的襯底、外延、晶圓、封裝、測試,中游的電機、電控,下游的整車,以及關鍵材料、裝備、軟件、工藝等產業基礎還沒有形成協同創新、協同發展的局面。
為抓住機遇,共促汽車功率半導體發展,形成競爭優勢,在工信部裝備一司、電子司的指導下,在產業鏈主要企業的支持下,汽車功率半導體分會在汽車芯片創新聯盟組織下正式設立,以促進功率半導體行業發展為總體目標,圍繞產業鏈構建創新鏈促進產業協同合作,加快關鍵技術的快速突破,構建有競爭力的車規級功率半導體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以碳化硅、氮化鎵等材料為代表的化合物半導體因其寬禁帶、高飽和漂移速度、高臨界擊穿電場等優異的性能而飽受關注。”張真榕還向記者表示,碳化硅功率器件受下游新能源汽車等行業需求拉動,市場規模增長快速。
根據IHS數據,受新能源汽車行業龐大的需求驅動,以及光伏風電和充電樁等領域對于效率和功耗要求提升的影響,預計到2027年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00億美元,2018-2027年的復合增速接近40%。
博世中國執行副總裁徐大全表示,碳化硅芯片在未來2至3年都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博世持續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來布局新產能。
“碳化硅處于汽車應用的起步階段,需不斷提升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生產制造良品率,滿足車規級量產質量要求。”一汽研發總院功率電子開發部部長趙永強則表示,碳化硅應用于車輛屬于系統工程,需要整車、零部件、原材料生產企業的全產業鏈共同合作,中國整車同行給國產半導體試錯中改進的機會。
碳化硅芯片加速降成本
從去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速,芯片需求大增,導致缺芯問題影響了產業的正常發展,也成為不少企業的困擾。
對此,奇瑞汽車研發總院芯片規劃總監郭宇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結構性缺芯情況還存在,功率半導體只是其中一種,計算機類、控制類等也都存在短缺情況,半導體投資需要18-32個月的建設周期,從去年開始很多半導體廠商開始建廠,但到2025年才能真正釋放出產能。
郭宇輝還提到,目前電動車前后驅都使用碳化硅功率半導體的成本太高,行業共識是只有20萬元以上的電動車才會用碳化硅功率半導體。目前國內碳化硅原材料都是來自進口,國內還沒有大規模供應。
據了解,三安半導體投資160億元的長沙碳化硅全產業鏈垂直整合超級工廠,2021年6月一期工程投產,6英寸碳化硅晶圓產能爬坡至20萬片/年,二期工程預計2023年完工,達產后年產能50萬片6英寸碳化硅晶圓。
張真榕向記者表示,行業結構性缺芯確實存在,但這其中有危有機,公司也正在抓住這個機會,不斷降低碳化硅的成本,并加速規模化應用,三安碳化硅功率半導體有望在今年四季度正式“上車”。價格下降來源于創新,一是生產技術良率要提升,二是整個設備原材料的國產化和技術創新也會帶來成本降低。
郭宇輝也表示,具體到奇瑞方面的芯片應用,一方面是加速國產化,另一方面是保證供應鏈安全,在缺芯的時候能找到替代方案。
來源:證券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