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價失速 有“鋰”也難走遍天下
2023/4/22 15:10:57 來源:證券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最終沒能守住20萬元/噸的關口。 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跌跌不休。2月份,當碳酸鋰價格為40萬元/噸時,寧德時代還推出了20萬元/噸的“鋰礦返利”計劃,即未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最終沒能守住20萬元/噸的關口。
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跌跌不休。2月份,當碳酸鋰價格為40萬元/噸時,寧德時代還推出了20萬元/噸的“鋰礦返利”計劃,即未來3年部分動力電池的碳酸鋰價格以20萬元/噸結算。彼時,業內多認為鋰價不會跌破這一價格線,然而,僅用了兩個月時間,這一底線就被突破了。
更加不樂觀的是,鋰價的底究竟在哪里?業內更是眾說紛紜,有企業人士甚至宣稱其將跌至10萬元/噸。
從2022年價格暴漲到如今暴跌,鋰企這兩年的日子可謂冰火兩重天。眾所周知,受益于鋰價大漲,去年鋰企賺了個盆滿缽滿,而在今年鋰價失速后,相關企業面臨的挑戰可謂巨大。
在筆者看來,鋰企告別“躺”贏,當務之急是從技術、產業鏈等方面來降本增效,以應對價格下跌帶來的短期盈利減少。
一是通過技術創新不斷降低成本。同樣是鋰企,鹽湖提鋰企業要比鋰輝石提鋰淡定許多,其原因在于鹽湖提鋰企業自有鹽湖資源,技術上也具有優勢,成本較低,不懼價格下跌,這意味著企業拼技術的時候到了。
二是加強全產業鏈合作和布局。比如有鋰企去年就開始建立動力電池產線,實現產業鏈聯動,從最新數據來看,動力電池國內外需求較為旺盛,產銷量都在增加。另外,與下游產業鏈企業綁定合作也可以增強抗風險的能力。
鋰價周期性明顯,隨著供需的變化,價格波動也不是第一次。對于鋰企來說,更要有長期的戰略布局,不應因此而影響鋰資源開發。
對于任何行業來說,價格高時“一擁而上”,價格低時“一哄而散”,都不利于長期發展,也不是行業的常態。
去年因為鋰價高企,碳酸鋰需求旺盛,可謂有“鋰”走遍天下,上市公司對鋰礦的熱情也空前高漲,天價“搶礦”案例屢屢發生,甚至有不少公司跨界布局鋰礦。
盡管目前鋰價進入下行周期,有“鋰”似乎也沒那么香了,但我們仍要面對國內鋰資源不足的基本現實。我國鋰資源進口依賴程度較高,一旦鋰資源進口發生意外,國內動力電池以及新能源汽車企業都將十分被動。
筆者認為,鋰價的暴跌提醒市場在布局或投資鋰礦時需更為理性。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仍是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鋰資源的戰略價值毋庸置疑,加快國內鋰資源開發仍任重道遠。(李春蓮)
轉自:證券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