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首個權威認證!洲明LED顯示屏榮獲TUV南德碳足跡證書
2023/4/25 16:26:46 來源:中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3年4月24日,TUV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UV南德")為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洲明”)頒發碳足跡核查聲明,洲明成為行業首家、也是國際上首個取得TUV南德LED顯示屏碳標簽的企業。2023年4月24日,TUV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UV南德")為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洲明”)頒發碳足跡核查聲明,洲明成為行業首家、也是國際上首個取得TUV南德LED顯示屏碳標簽的企業。洲明集團董事長林洺鋒、集團銷服體系副總裁李志、全球品牌部總經理王海平、TUV南德集團代表唐杰出席本次會議。
作為全球專業的檢驗機構,TUV南德意志集團是歐盟授權溫室氣體排放審核機構、ISO組織認可的溫室氣體排放與減排標準認證機構,具有首屈一指的權威性。本次碳足跡核查聲明的授予,既是對洲明踐行雙碳政策的權威認可,也是對LED光顯行業綠色、節能發展的認可。
1盞5W(瓦)LED燈可減排二氧化碳約0.296噸,LED光源本身具有光電轉化效率高、長壽命、綠色環保的特點,使其成為“節能降碳、綠色發展”的主角之一,并引領了第三次光源革命。林洺鋒董事長在致辭中表示,洲明作為LED行業引領者,把綠色發展作為集團戰略,從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源頭發力,形成并完善了覆蓋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綠色供應鏈,逐步實現產品碳排放量透明化。
TUV南德集團代表唐杰表示,“TUV南德團隊結合洲明的具體需求,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全面詳細地核查了各階段的碳排放數據及相關佐證材料,嚴謹細致地完成核查工作。未來,TUV南德將秉持“創享價值、激發信任”的理念,就LED的綠色低碳發展與企業共商合作,助力LED行業的碳中和轉型,早日實現“3060”雙碳目標。”
作為LED行業引領者,洲明積極響應市場的低碳環保訴求,洲明集團銷服體系副總裁李志總表示,通過第三方機構的調研數據和證明,洲明的產品從原材料選擇開始,到制作過程工藝把控,后面產品到市場后的一系列的消耗碳的數據,產品符合低碳節能的技術要求。作為一家支持全球低碳環保的社會責任擔當的公司,洲明將持續拉通上下游資源積極賦能行業綠色發展。
隨著LED顯示技術朝向小微間距發展,更加驚人的功耗也對LED半導體技術的綠色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洲明LED顯示屏共陰方案精準分配電壓,節省因富余電壓帶來的熱損失。例如,洲明最新發布的UMicro 0.4系列產品應用“冷屏技術”,長時間使用高亮度,也能保持較低的溫度,從而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
2019年,洲明參與研發的“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科研成果,成功解決了半導體照明電光轉化率低、可靠性差、標準缺失等關鍵問題,對LED產業的自主可控、綠色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此外,洲明已在全球累計投入了十幾億元進行EMC節能改造,在全球實施數萬個LED節能照明項目,節能超過200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超7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逾2000萬噸。按國家林業局標準,減排1噸二氧化碳相當于種植55.54棵樹粗略計算,相當于種植了11.1087億棵樹。
目前,洲明多款LED顯示屏與LED智慧照明系列已獲得產品碳標簽評價證書、中國節能認證,洲明也被授予工信部“碳中和承諾示范單位”、“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國家綠色工廠”等重磅榮譽。
雙碳時代背景下,洲明將繼續加強低碳能力建設,以創新技術研發更多生態友好型足跡的產品,不斷深耕“硬件+軟件+內容+交互”的一體化光顯解決方案,加速自身和客戶的碳減排,秉承可持續發展目標攜手邁向綠色美好未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塑料加工業要朝著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
- 下一篇:探析鋰價深跌不止的原因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慧博科技「抖音互動2.0」全新升級!618大促拉新、復購、轉化一鍵閉環,引爆抖音店鋪銷量
- 10萬公里、1947億元、3.5億噸……多領域“硬核”成績單支撐經濟發展穩步向前
- 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開啟 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上加補”
- 中糧餐飲美食地圖青島站發布團膳油新品,為行業提供健康用油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 “四好農村路”帶火“鄉村游” “白加黑”多業態融合點亮鄉村旅游新消費
- 調味品開啟“鹽值”調控
- 家輝培優·2025校園開放周啟動 解鎖中考沖刺與高中進階雙密碼!
- 值得買消費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年一季度消費數據報告》:提振消費、場景賦能、品質升級
- 從零食品牌到社區生活樞紐,故事良品省錢超市開啟零售新篇
- 2025長三角應急展會丨CTRLPA肯卓 推動聲防技術替代傳統預警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