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生態修復“負面清單”管控成效顯著
2023/4/28 15:51:46 來源:新華社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在生態修復中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負面清單”管控成效顯著。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自然資源部在此間舉辦的地球日主場活動上發布信息顯示,我國在27個省份實施的44我國在生態修復中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負面清單”管控成效顯著。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自然資源部在此間舉辦的地球日主場活動上發布信息顯示,我國在27個省份實施的44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即“山水工程”“負面清單”管控成效顯著。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從第一批山水工程申報開始,全國就啟動了山水工程負面清單審核,明確將不符合“三區三線”管控規則、工程措施缺乏科學性、人工干預過多、華而不實的“盆景”工程等九類項目排除在中央財政資金安排之外。
截至目前,44個山水工程累計完成生態保護和修復面積約537萬公頃。從溫帶森林、灌叢、荒漠與半荒漠區到沼澤、河流、湖泊、海岸帶,從礦山、農田到城市,山水工程既保護恢復了多種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也保護修復了高強度的土地利用系統,減少了生態安全隱患,改善了生態系統質量,優化了國土空間格局。2022年,中國山水工程被聯合國評為首批“世界十大生態恢復旗艦項目”。
據介紹,為避免過多不科學的人為干涉,我國已出臺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初步建立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等“1+N”標準體系,有效指導各地遵循自然生態系統演替規律,科學開展生態修復。(記者 王立彬、張華迎)
轉自:新華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