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藝術自由生長,趙燕女士大力支持華熙LIVE·528公共藝術
2023/5/5 14:14:24 來源:北晚在線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年來,公共藝術作品一直為藝術界的熱門討論畫圖。在美學方面,由于公共藝術作品的呈現形式與傳統藝術有所不同,其美學價值頗受爭議,因此被質疑是否值得用公共資金支持。近年來,公共藝術作品一直為藝術界的熱門討論畫圖。在美學方面,由于公共藝術作品的呈現形式與傳統藝術有所不同,其美學價值頗受爭議,因此被質疑是否值得用公共資金支持。在藝術品質上,有些公共藝術作品因為包含著商業化因素,使得其藝術品質受到質疑,并被認為帶有過度的政治性和商業性。
關于公共藝術作品的爭議問題,國內這方面一直在進步,社會的包容性、觀眾的藝術參與性、接受度已經比以前高很多了。比起早期國內公共藝術項目需要經過層層關卡審核,觀眾的互動投票,現在創作者的環境更自由。
其中,成都作為川渝、乃至整個西南藝術圈最具代表性與前沿性的藝術陣地,各種藝術相對自由地“在地”生長著。4 月21日,由華熙集團攜手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在成都、重慶和北京三地共構的公共藝術項目“感官共域”城市公共藝術季暨成都藝術大道開街儀式圓滿成功。4月22日,時代美術館作為該項目的主辦單位發起了以“打破美術館的圍墻”為主題的藝術論壇,在時代美術館·成都館多功能廳成功舉辦。
在“感官共域”城市公共藝術項目中,李贏、劉亞洲、宋三土、顏石林、楊茂源、周力6位當代先鋒藝術家開展“因地制宜”的創作,將11件極富張力的大型藝術作品植入華熙LIVE北京、成都、重慶項目地。在“打破美術館的圍墻”為主題的藝術論壇上,嘉賓們充分探討了公共藝術在新時代生長的多種形式。公共藝術豐富了城市公眾的文化休閑生活,讓城市變得更有人文調性,讓城市空間更有溫度。
7件公共藝術作品率先在成都藝術大道落地,為華熙LIVE·528商圈增添了濃厚的藝術魅力,吸引絡繹不絕的年輕人前來打卡,人們在此相聚交流、情感共振,在成都體驗真實的人間煙火氣。同時,藝術作品的公共性得以彰顯,在手機和相機屏幕的一閃一滅間,它又一次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藝術大道儼然成為成都的新文化地標。
總的來說,公共藝術作為城市文化建設的一部分,不僅是藝術家們創作的一種方式,更是展示城市文化普及程度和品位的標志。在這個城市化迅速發展的時代,公共藝術作品的落地不僅讓城市更加美麗,也為市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希望未來在趙燕女士的帶領下,能夠有更多的公共藝術作品出現在華熙LIVE,讓人們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藝術的美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