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
2023/5/21 9:21:55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以及金融科技的發展,給整個金融體系帶來重要變化,極大拓展了金融機構的服務范圍和服務能力,也提升了服務的效率。當前,中小金融機構對數字化轉型在認知和定位上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以及金融科技的發展,給整個金融體系帶來重要變化,極大拓展了金融機構的服務范圍和服務能力,也提升了服務的效率。當前,中小金融機構對數字化轉型在認知和定位上不夠清晰,在投入上面臨決策兩難,存在自身業務模式、規模、場景有限等問題。
近年來,我國金融交易方式、資源配置、風險治理、內外鏈接、支付方式、結算方式等呈現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特征,數字技術應用促進了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租賃等金融業態數字化轉型,推動金融效率提高、經營成本降低、金融產品競爭能力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高,促進了金融與產業融合步伐加快。
在國家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背景下,應如何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提升科技創新和應用能力,發揮金融科技更大效能?如何以金融科技提升數字金融質量,為服務實體經濟提供持續動力?近日,在明珠灣金融峰會(2023)上,業內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前景與挑戰,圍繞加強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加速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提升數字金融發展質量等話題發表了意見。
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
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以及金融科技的發展,給整個金融體系帶來重要變化,極大拓展了金融機構的服務范圍和服務能力,也提升了服務的效率。但從結構上來看,相當比例的金融機構主要還是中小金融機構。因此,如何推動和促進中小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
在談到中小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問題時,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常務理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表示,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具有投入巨大、發展速度快、對業務模式和技術迭代要求高,對高級復合型人才需求高等特點。當前,中小金融機構對數字化轉型在認知和定位上不夠清晰,在投入上面臨決策兩難,存在自身業務模式、規模、場景有限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屠光紹提出五點建議:第一,監管機構應建立行業統一的數據治理體系和標準以及數字化轉型的必要基礎設施平臺;第二,要鼓勵和推動大型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公司向中小金融機構輸出低成本、好用的解決方案;第三,推動中小型金融機構“抱團取暖”,通過聯盟與協作服務轉型;第四,突出中小金融機構圍繞服務小微實體和鄉村振興的目標,進行有特色的數字化轉型;第五,鼓勵地方政府推出針對中小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支持政策,如人才激勵計劃。
對于保險機構數字化發展,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建議,要以數據要素投入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金融與產業數字化融合。就保險業而言,推進保險機構數字化轉型,需要高度重視數據要素價值;要持續跟蹤數字技術創新與應用;要加快保險經營管理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及加大“數字員工”管理模式力度。
產業數字金融前景廣闊
當前,在消費互聯網市場空間逐漸飽和的局面下,產業互聯網已經成為未來數字經濟的重要發展方向。“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在數字經濟的大背景下,金融業也應該積極開啟自身數字化創新轉型之路。”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認為,數字技術與金融服務在產業上的緊密結合,是金融科技的下一片藍海,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創新應用。
產業數字金融,即在傳統產業金融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實踐。黃奇帆表示,相較于傳統產業金融服務面臨的信息不對稱、缺乏技術手段賦能等問題,產業數字金融依托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了讓產業鏈上下游信息數據的全透明、全上鏈保真難篡改;資產情況的全穿透、實時追蹤一手數據可獲取;潛在風險的實時監控提前預警。數字化技術在產業鏈上的大規模應用,讓金融機構看得清、管得住資產,顯著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風險成本,未來有望如消費金融領域一樣,幫助眾多中小微企業獲得普惠金融服務,從而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中國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王朝弟也表達了一致觀點。在他看來,通過金融科技賦能,數字化支付、儲蓄、信貸、保險等業務迅速發展,供應鏈金融深度推進,在幫助銀行保險機構優化業務、減少損失、增加盈利的同時,也極大促進了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產業鏈的強鏈固鏈。
“目前,數字經濟發展,要加快建立數據確權、定價、交易、流通的標準和制度。”周延禮認為,首先,要以數據要素投入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金融與產業數字化融合。這既是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內在要求,也是金融服務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同時,產業數字化轉型要求金融科技與之相適應,發掘優質的數據資源,釋放數據價值。其次,金融科技要與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進行網絡、數據智能對接,形成一個適合產業金融需要的金融科技生態環境,利用上下游企業的數據、場景,為金融精準高效服務提供可能。再次,產業數字化場景成為金融業所需產業數據載體后,在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中必須加大金融科技創新力度,為優質數據要素資源挖掘、交易數據流動和價值釋放提供科技支撐。
談及如何發展好我國產業數字金融生態,黃奇帆提出四點建議:一是鼓勵企業開展自身數字化基礎建設,例如,可出臺相應的稅費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等;二是完善“沙盒監管”制度,特別是加強對產業數字金融科技平臺的創新支持;三是引導各類金融機構提高自身金融資產數字化的占比;四是出臺對應的科技創新扶持基金,支持從事產業數字金融相關科技的企業做大做強。
[33]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