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型新品扎堆 光儲一體化趨勢漸成
2023/5/26 11:13:15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5月24日-26日,被視為光伏行業發展晴雨表和風向標的第十六屆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大會暨展覽會(簡稱“SNEC”)在上海舉辦。 中國證券報記者實地探訪展會發現,通威股5月24日-26日,被視為光伏行業發展晴雨表和風向標的第十六屆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大會暨展覽會(簡稱“SNEC”)在上海舉辦。
中國證券報記者實地探訪展會發現,通威股份、晶澳科技、正泰新能等多家知名光伏企業在本屆活動現場舉行了新品發布會,且新品技術路線普遍為N型。此外,不少光伏企業還展出了儲能產品,光儲一體化發展趨勢愈發明顯。
● 本報記者 羅京
N型技術路線被看好
隨著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接近瓶頸,基于N型技術的電池和組件成為光伏企業看好的技術方向。在本次展會上,光伏企業紛紛推出N型路線的新產品,新品組件普遍采用矩形硅片,功率超600W,以求實現更低BOS成本(除了光伏組件以外的系統成本)和度電成本。
在通威股份的新品發布會現場,記者看到,參展觀眾已將公司展位圍得水泄不通。本次發布會,通威股份帶來了兩款N型路線組件TWMNG-72HD、TWMHF-66HD,TWMNG-72HD在傳統產品基礎上進行設計優化,疊加通威高效TNC技術和大矩形硅片,最高功率檔位可達625W,TWMHF-66HD功率達732.6W。
在晶澳科技展位上,記者看到,許多參展觀眾都駐足在晶澳科技新品組件DeepBlue 4.0 Pro之前,聚精會神地聽著技術人員的講解。晶澳科技市場營銷部產品推廣高級經理孫杰告訴記者:“這款DeepBlue 4.0 Pro產品72版型的功率可達630W,組件效率超22.5%,采用了產業鏈和行業包容性更強的硅片尺寸(182mm*199mm)。”
據孫杰介紹,目前行業里矩形硅片同時存在不同的尺寸,不同尺寸的硅片組合成不同尺寸不同版型的組件,對供應鏈和客戶應用造成一定困擾,時下行業也深刻意識到這一點。
“晶澳科技推出的182mm*199mm尺寸矩形硅片可以通過切割方式的調整,在維持組件寬度1134mm的前提下,一種硅片尺寸同時滿足市場上四種長度的主流版型組件的生產,適應住宅屋頂、工商業屋頂和大型地面電站等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孫杰表示。
隆基綠能展位同樣人潮洶涌。在這次SNEC上,隆基綠能正式亮相去年11月自主研發的硅異質結轉換效率26.81%世界紀錄概念產品2681,重量31.8kg,產品尺寸為2278mm*1134mm,發電功率超600W。
正泰新能也發布了N型TOPCon全新產品——ASTRO N7系列。正泰新能產品技術服務總經理周盛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系列具有5大特征: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單瓦發電量、低BOS成本和低度電成本。“該系列72版型雙面雙玻的組件功率可達615W,豐富了公司600W+的產品線,此外還運用了許多電池端高效技術,組件效率達到22.7%以上。”
看好N型ABC技術的愛旭股份也在本屆展會上發布新品,分別是72版型和54版型的“白洞”系列ABC新一代雙玻高效組件,其中72版型的雙玻組件功率最高達615W,最高轉換效率達23.8%。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因使用雙玻封裝技術,使得組件具備更良好的阻隔性、防潮性及阻燃性。
咨詢機構InfoLink表示,盡管2023年PERC電池仍有約60%的份額,但是2024年隨著N型電池技術的快速滲透以及薄膜維持穩定份額,PERC電池市占率將可能被壓縮至30%以內。
儲能技術價值凸顯
光伏之外,本屆展覽會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儲能。一名光伏檢測行業從業人員告訴記者:“今年不僅僅有光伏企業,還有許多儲能企業,在內廣場就有許多儲能展商,光儲一體化發展已漸成趨勢。”
記者注意到,今年,在三大主展館(W館、N館、E館)之間的內廣場空地上,搭起了十幾座白色大棚,里面同樣展商扎堆。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感慨,往屆內廣場普遍是平地,今年卻都是展商。
據了解,本屆SNEC同期舉辦儲能技術和裝備及應用大會暨展覽會、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和裝備及應用大會暨展覽會,共吸引來自全球95個國家和地區近3000家企業參展,參展觀眾注冊人數近50萬。
記者在多家知名光伏企業的展位上看到了公司推出的儲能產品或光儲一體化解決方案。天合光能發布了搭載高溫鋰電的無空調儲能系統技術,實現電池在45度的時候依舊保證高安全性、高循環效率與高轉化效率,加速液冷產品線和儲能系統的降本升級,并推出一體化的光儲解決方案,包括儲能、支架、組件,促進光伏電站降本提質增效。
晶科能源帶來了新一代電力儲能系統,包括工商業SunGiga和源網側SunTera,為不同場景提供清潔能源解決方案。特變電工推出組串式PCS搭配液冷電池柜,實現交直流側雙隔離儲能。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表示,到2025年風光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1600GW,超過火電,屆時電網將面臨系統平衡和穩定的巨大挑戰,需要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快速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否則光伏行業將陷入持續發展的困境。
儲能技術作為解決以風、光為主的新能源系統波動性、間歇性的有效技術,其價值和地位愈發凸顯。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3》,在保守和理想場景下,預計2027年中國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分別達到97.0GW和138.4GW,2023年-2027年復合年均增長率分別為49.3%、60.3%。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需求增加 傳統車企混動賽道競爭激烈
- 下一篇:中國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達8.2億千瓦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慧博科技「抖音互動2.0」全新升級!618大促拉新、復購、轉化一鍵閉環,引爆抖音店鋪銷量
- 10萬公里、1947億元、3.5億噸……多領域“硬核”成績單支撐經濟發展穩步向前
- 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開啟 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上加補”
- 中糧餐飲美食地圖青島站發布團膳油新品,為行業提供健康用油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 “四好農村路”帶火“鄉村游” “白加黑”多業態融合點亮鄉村旅游新消費
- 調味品開啟“鹽值”調控
- 從零食品牌到社區生活樞紐,故事良品省錢超市開啟零售新篇
- 值得買消費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年一季度消費數據報告》:提振消費、場景賦能、品質升級
- 家輝培優·2025校園開放周啟動 解鎖中考沖刺與高中進階雙密碼!
- 中寧枸杞:千年道地瑰寶,一“杞”奔赴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