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用考試選拔學生 義務教育拒絕“挑三揀四”
2023/5/29 14:09:1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各地要鞏固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成果,科學合理劃定學校招生片區,規范報名信息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各地要鞏固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成果,科學合理劃定學校招生片區,規范報名信息采集,健全有序錄取機制;不得通過考試或變相考試選拔學生,不得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培訓證明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
家長想把孩子送到教育質量高的學校,學校想招收優質生源,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缺乏基本的規范引導,一旦招生工作的導向出現偏差,就會違背教育的價值理念,引發種種亂象。
義務教育階段,不僅一個都不能少,更要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由于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校際的教育質量客觀上存在一定差異,倘若不嚴格執行免試就近入學,留下某些“操作”的空間,那就會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如此一來,“名校”和“牛娃”或許是受益者,但對其他學校和孩子而言卻是一種巨大的不公平,同時還會嚴重加劇教育內卷乃至破壞整個教育生態。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規定不可謂不清晰,但落實過程中依然不能掉以輕心。根據以往經驗,總會有人千方百計地試圖鉆空子。比如,要求不能考學生,有的學校就靈機一動,想到“考家長”。比如,有的小學在與家長面談過程中,用類似公務員考試的行測題測試家長;有的學校甚至要求登記祖父母的職務、學歷等信息,從“拼爹”“拼媽”升級為“拼家族”。
此外,一些別有用心者還瞅準家長的教育焦慮,煽風點火、借機牟利。競賽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之間雖然不再直接掛鉤,但基于“搶跑”可能會帶來的收益,部分家長還是會看重競賽的價值。一些機構直擊家長的“雞娃”心理,搞出一些山寨競賽大肆斂財,加重了學生負擔,嚴重擾亂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最近,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中小學招生季臨近,一些個人和商家通過煽動焦慮情緒、虛構身份、捏造事實等方式誤導、欺騙家長和學生,牟取不法利益。更有甚者,將“教育焦慮”作為有力的帶貨工具。一些所謂的“牛娃”家長紛紛運營起自媒體賬號,現身說法,鼓吹教育成功學。還有不少自稱“高考狀元”“985名校”畢業的家長,看似分享升學政策、教育理念,實則是為了“帶貨”繪本、玩具等。
義務教育階段要做好教育公平這篇大文章,必須抓住招生這個關鍵環節,嚴格落實中小學招生入學“十項嚴禁”規定,暢通舉報申訴受理機制,嚴肅查處違法違規招生行為。尤其是對那些為了牟利不惜以虛假信息煽動放大“教育焦慮”的行徑,更應該嚴懲不貸。
從長遠看,還要抓住考核評價的“牛鼻子”,樹立科學的質量評價觀與人才觀,改變以升學率為考核評價學校主要指標的評價方式。唯其如此,辦學者才能靜下心來,探索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而不是一味想著“掐尖”。如果學校能實現多元化辦學,家長也會作出理性選擇,不會逼著孩子擠“名校”。(胡欣紅)
轉自:中國青年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中糧餐飲美食地圖青島站發布團膳油新品,為行業提供健康用油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 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開啟 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上加補”
- 10萬公里、1947億元、3.5億噸……多領域“硬核”成績單支撐經濟發展穩步向前
- 慧博科技「抖音互動2.0」全新升級!618大促拉新、復購、轉化一鍵閉環,引爆抖音店鋪銷量
- “四好農村路”帶火“鄉村游” “白加黑”多業態融合點亮鄉村旅游新消費
- 值得買消費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年一季度消費數據報告》:提振消費、場景賦能、品質升級
- 中寧枸杞:千年道地瑰寶,一“杞”奔赴未來
- 調味品開啟“鹽值”調控
- 2025長三角應急展會丨CTRLPA肯卓 推動聲防技術替代傳統預警技術
- 從零食品牌到社區生活樞紐,故事良品省錢超市開啟零售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