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智”變創“質”變——中煤平朔集團東露天礦智能化建設紀實
2023/6/19 16:20:49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年來,中煤平朔集團持續凝聚煤炭保供“硬核”力量,發揮能源央企“壓艙石”作用,保證了我國浙江、廣東、河南、河北等地的用煤需求。近年來,中煤平朔集團持續凝聚煤炭保供“硬核”力量,發揮能源央企“壓艙石”作用,保證了我國浙江、廣東、河南、河北等地的用煤需求。其中產能2500萬噸/年的東露天礦發揮了“主力軍”作用,這與其不斷加快智能化建設、不斷提升采煤效率、不斷強化安全管控密不可分。4月24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時尚科技秀》欄目對中煤集團所屬平朔集團東露天礦智能化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報道。也是這一天,中煤平朔集團東露天礦及配套選煤廠順利通過國家級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達到中級智能化水平,率先實現礦區“鉆-爆-采-運-選-裝”全流程智能化,在提高采煤效率的同時,為露天采礦的安全生產提供了堅實保障。
【東露天礦】
必由之路乘勢而上
兩年前,中煤平朔集團東露天礦被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列為全國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之后,平朔集團遵循“頂層設計、總體規劃、穩步推進”的工作思路,推動東露天礦智能化建設步入快車道,為的是讓職工作業環境更智能、更安全、更潔凈、更高效。
作為全國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東露天礦如何科學謀劃、少走彎路是擺在面前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從露天煤礦生產要素角度來看,智能化露天煤礦的本質是信息化技術與露天煤炭工業深度融合,通過生產、安全、管理、設計等工作的信息化和礦山機械的智能化,實現煤礦安全生產、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大幅降低生產成本。”作為國內露天煤礦智能化建設“首批吃螃蟹的人”,平朔集團對智能化礦山建設的目標非常清晰。
這種清晰的認識從何而來?
來源于中煤集團的精準定位。
在中煤集團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推進會上,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強調:煤礦智能化建設思想上必須認識到位,各級領導干部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將煤礦智能化建設作為政治任務來抓,通過建設智能礦山,達到安全生產和減人提效的目的。這為集團的智能化礦山建設定下基調。
這種深刻的認知從何而來?
來源于平朔集團的長期積淀和強力推進。
早從2000年開始,平朔公司就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投資、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維”的“六統一”原則,以及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管控要求,以專業化的管理模式開展信息化建設,這也為東露天礦的智能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一位參與了早期露天礦信息化建設的負責人口中得知,“當年信息化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是短時間內又看不到明顯回報,這讓很多人產生了質疑,到底該不該繼續投入大量資金搞信息化建設,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今天看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中煤平朔集團的歷屆領導班子一屆接著一屆干,從未停止對礦山信息化建設的探索與投入,當然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2020年底,公司牽頭編制完成了國內首個省級地方標準——《智能化露天煤礦建設規范》,這一規范具有行業的先進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僅可用于規范和指導山西省露天煤礦的智能化建設,同時為全國露天煤礦智能化建設提供了依據,對加快煤炭產業轉型升級,推進能源革命具有重要意義。
不斷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建設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安全管控信息系統、專業化管理信息系統、綜合信息管控系統,在集團化運作、集約化經營、精細化管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公司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水平已位居全國煤炭行業前列。
東露天礦被列為全國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之后,平朔集團多次召開會議,積極推進相關工作。按照中煤集團的總體部署,充分挖掘自身潛能,分析結構特點,借助設計院、科研機構等多學科研發團隊的力量,編制了《東露天煤礦智能化建設規劃》和《東露天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初步設計》,步入了建設安全、高效、綠色的現代一流礦山的快車道。
在頂層“推力”和“魄力”的雙重“加持”下,提質提速智能化建設,東露天礦智能化建設之路更加行穩致遠。
“我們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一方面吸收借鑒國內外先進成熟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另一方面緊密結合國家8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國家能源局下發的《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管理辦法》,以及國家、行業相關標準,經過數月的努力,《東露天煤礦智能化建設規劃》和《東露天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初步設計》‘完美出爐’。”平朔集團生產技術管理中心的一位管理人員介紹道。
2021年底,東露天礦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煤礦基本建成,中煤平朔集團在智能化礦山建設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智慧中樞”顯神通
“露天礦智能化工作面的整體運行情況和各種設備的運行軌跡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隨時都可以打開任意一臺無人設備上的‘眼睛’,用‘第一視角’觀察現場。”這是從東露天礦集控中心大屏幕上看到的場景。
智能綜合集控中心是集數據采集、存儲、管理、分析于一體的綜合管控平臺,能對作業現場進行實時監測、遠程干預,為整個礦區的信息互通、安全預警、智能開采提供了堅實保障。
坐在集控中心的大屏幕前,頗有一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感覺,只要輕輕點擊幾下鼠標,便可全局把握礦坑生產情況。
“從前調度室的電話聲‘此起彼伏’,現在一走進集控中心就可以感受到‘一覽眾山小’的恢弘大氣。集控中心就像人的大腦一樣,控制著整個露天生產系統。”東露天礦調度室一位主管說,從鉆機穿孔爆破、電鏟卡車聯合作業到煤炭洗選裝車等一系列作業流程,在這里都可以輕松操控完成。
集控中心共集成了綜合展示、生產指揮、綜合自動化、安全預警、經營管理五大模塊,作為數據分析、信息研判、指揮決策的核心場所,為各類決策提供了直觀、快速的現代化手段,在推進指揮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了資源整合與傳輸優勢,也為東露天礦智能化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東露天礦集控中心的大屏幕配合網絡分布式圖像控制系統,實現多系統兼容、不同分區顯示,可對露天礦各個工作面全天候、全覆蓋集中控制指揮,在做好煤炭“采、選、運”的信息互通、安全預警、迅速決策、科學指揮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東露天礦集控中心】
智能化氣息無處不在。“以前計算產量需要有專人用筆紙記錄統計,現在智能調度系統具備了自動計量功能,當一個班次結束后,系統即可自動計算出該班次的剝離量。”集控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在智能化礦山項目建設前,如果礦區發生緊急情況,需要層層通知傳達,或是用對講機和打電話,介于礦坑里通信訊號差的情況,可能還要人工口頭告知。
而現在調度員只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全部或部分設備,緊急下發應急指令,車載終端會立即播報緊急情況,如需避險,就連避災地點都可以規劃好。
僅憑這一點,足以體現智能化建設的意義所在。
開啟“少人化”“無人化”
一輛輛滿載巖石的礦用卡車正平穩駛向礦區排土場。這是東露天礦第一批投入生產試運行的無人駕駛卡車。
基于“一張網(5G)”的“無人之旅”。“東露天礦智能化建設在原有Mesh網絡和700M廣電網絡的基礎上新建5G網絡,充分滿足其各工業終端設備的傳感器信息采集、視頻監控、遠程控制等場景的網絡需求,用以上傳監控圖像、傳感器信息等數據并下發控制指令信息,實現生產作業過程的無人化和智能化。”東露天礦設備管理部一位主管介紹。
目前東露天礦已完成7臺無人駕駛卡車-電鏟-輔助設備協同編組化運行和無人駕駛卡車遠程接管,通過有人無人設備混編運行,可確保緊急狀況下快速排除故障隱患,提高系統安全,現已成為國內真實作業場景下具備常態化編組運行能力的引領示范項目。
【卡車-電鏟-輔助設備協同編組化運行】
智能卡車無人駕駛編組運行已經受住零下20多度的低溫考驗,冰雪路面防滑、障礙識別及自動停車功能、裝載區與卸載區動態調整功能等各項性能的不斷提升,經過重重考驗的“5G+無人駕駛”礦用卡車正在“大展宏圖。
【礦用無人卡車】
兩年前,國內首臺無人值守鉆機在東露天礦改造成功并投入生產運行。
“我們的這臺鉆機只需要把作業程序輸入進去,它通過環境感知系統、多傳感器數據信息和智能控制算法,自動生成可靠的運行指令,能自動找到位置,根據巖層情況自動輸出對應的參數進行打孔,同時還具備自動護孔功能,在鉆完一個孔之后會自動找準下一個孔位。”無人值守鉆機項目負責人介紹。
從目前的運行作業效果來看,這個項目能夠滿足布孔作業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對作業環境改善、能耗降低的要求,日后要推廣應用于其他大中型露天礦只是時間問題。
【無人值守鉆機】
【工作人員遠程控制鉆機】
“今年要實現在無人值守鉆機項目上每班1人操作3臺鉆機作業的目標。”東露天礦總工程師介紹道,以前1臺鉆機單班需要2名司機,實現這一目標后,鉆機司機將減少15人,故障率減低50%,維修成本降幅達65%。另外,針對以往鉆機鉆孔后需要人工護孔作業的情況,設計研發出國內首套露天礦專用護孔設備,護孔效率和質量標準化得到大幅提升,其護孔時長僅為人工護孔的五分之一,極大的減少了粉塵對職工健康的危害,對于露天礦安全生產和減人增效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初,東露天礦又對礦山最大設備——電鏟“下手”了,對其進行技術升級改造。電鏟司機在室內遠程駕駛室里,通過6塊高清屏幕實時顯示開采場景,操控數公里外的WK-35電鏟采掘裝車,半分鐘就能完成一次采掘循環。最遠遙控距離可達2500km。
【工作人員遠程控制電鏟】
此外,地理信息系統、智能化爆破設計、采場爆破遠程監控及預警系統、電鏟電量監控、邊坡預警監測、排水泵站無人值守、變電站無人值守等系統無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全礦山基于智能化平臺進行統一的生產作業,人機環管實現全要素管控。
隨著礦山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從“臺前”轉到“幕后”工作的職工也越來越多,也將有更多的礦工從“黑領”變成“白領”。
東露天礦選煤廠是國內最大的智能化選煤廠之一,年入洗能力2500萬噸,將采出的煤炭根據市場需求洗選成不同的產品。
東露天礦選煤廠可實現區域安全管理實時管控、智能分析管控。通過提升選煤廠基礎自動化水平,結合數據自動采集、智能分析、智能決策等功能,根據現場生產需要構建區域化管控,減少職工現場巡檢,降低職工勞動強度,確保職工安全穩定生產。
說到選煤廠就不得不說說這位選煤廠里的“新朋友”。在東露天礦選煤廠,一套搭載多項高科技、可進行智能巡檢的機器人十分引人注目,這是平朔集團智能洗選建設上的又一個新突破。
智能巡檢機器人采用軌道移動方式運行,通過搭載高清攝像機、氣體檢測傳感器、聲音傳感器、煙霧探測傳感器、聲光報警器等多種智能傳感器,可實現對皮帶走廊實時檢測并智能采集、儲存、分析、傳送現場圖像、聲音等數據。通過數據分析處理,集控人員可及時準確判斷設備運行狀態。
【智能巡檢機器人】
選煤廠智能化建設還包括MES系統、智能重介、智能濃縮、智能加壓、智能啟停車、智能視頻、設備在線監測等項目。
下一步,中煤平朔集團將根據選煤廠實際生產需求以及當前選煤廠智能化發展方向,積極推動有助于提升選煤廠生產效率和人員安全穩定的智能化建設相關項目,努力踐行“少人則安、無人則安”這一理念。
礦山智能化建設是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期間,中煤平朔集團將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轉型發展的戰略支撐,圍繞降本、提效、增安、節能,以智能化建設的新成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安全高效、設備精良、技術領先、管理精細的現代化智能化企業,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名廚助陣、品質賦能,中糧餐飲供應鏈視角引領川菜新發展
- 紫氣東來·黔茶入滬 ——八步紫茶文化論壇點亮鄉村振興新未來
- 杭州德川、大龍補、華中國際北京農食亮相2025EBC輕食大會
- 《從貴州到全國31省:京東立體助農體系激活670縣經濟》
- “懷品進京,湘鏈全球”盛會:沛霖龍腦受政企領導高度認可,新晃龍腦商機無限
- 湖南環生瑞家全屋整裝實力產品,構筑品質空間新高度
- 睡眠博士首家睡眠集合店杭州盛大開業,開啟一站式睡眠治愈新體驗
- 宇視科技2025合作伙伴大會丨業內首次提出“AIoT智能體”新理念
- 青云租:青青時代正式成為中國商業股份制企業經濟聯合會常務理事單位,以循環租賃賦能可持續商業
- 汽車智能軟件又有新突破!瑞典NIRA Dynamics以軟件科技重構胎壓監測,汽車制造業迎來更環保、更安全、更經濟的新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