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市場大力支持民營經濟和高科技發展
2023/6/25 9:21:57 來源:經濟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年來,資本市場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等國家戰略,以改革帶動基礎制度夯實、關鍵制度創新和融資功能發揮,著力強化對民營經濟發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支持作近年來,資本市場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等國家戰略,以改革帶動基礎制度夯實、關鍵制度創新和融資功能發揮,著力強化對民營經濟發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支持作用,取得積極成效。今年2月17日,證監會發布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關制度規則,這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進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優質民營企業、科創企業上市渠道將更加暢通。
資本市場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民營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就業、財政稅收、科技創新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民營企業已經構成重要的上市公司陣營,A股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有3200余家,總市值約37萬億元,占比分別約為60%和40%;民企上市募資共計2.2萬億元,占上市募資總額的近一半。注冊制下上市的約1000家公司中,民營企業占80%多。近年來證監會不斷完善制度,優化資本市場營商環境,積極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制度安排平等。無論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還是具體機制安排,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保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以發行上市為例,在執行好市場準入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等政策的前提下,不因所有制差異而在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上有所區別。
——融資供需適配。民營經濟靈活多元,處于不同行業領域和發展階段的企業有不同的融資需求。目前,多層次資本市場涵蓋股權債權、現貨期貨、公募私募、場內場外等市場,股權市場中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錯位發展,各板塊又設置多套上市條件,為民營企業多元融資需求提供了多條對接路徑。
——競爭公平有序。資本市場運行以產權制度為基礎,促進上市公司轉換經營機制、完善治理結構,對各類產權一體保護。近年來,證監會認真履行公平競爭審查要求,落實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等法規政策,同時加強對擬上市公司股東穿透式核查,打擊違法違規“造富”行為,為民營企業融資發展創造更加公平健康的市場環境。
——監管環境透明。資本市場是信息市場。近年來,證監會堅持“開門搞監管”,不斷深化監管信息公開,標準、過程和結果應公開盡公開,推動與主管部門、投資者、新聞媒體等各方共建共治,有效地減少了信息不對稱問題,為民營企業打造了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環境。
民營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很大比例,這是我國經濟發展充滿活力韌性的重要保障。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能好。證監會聚焦“為中小企業辦實事”,多管齊下為中小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以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為目標,深化新三板改革,高質量建設北交所,從掛牌條件、監管機制等方面提升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末,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62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7家。同時,大力推進專精特新專板建設,全國共有21家區域性股權市場設立專精特新專板。支持中小企業利用交易所債券市場進行融資,2022年中小企業在交易所債券市場累計發行債券1022只,融資金額約7600億元。著力發揮投行專業作用,打造綜合性多功能服務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服務體系。
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
資本市場是連接科技、資本和產業的主要紐帶。我國的資本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創新資本形成、強化激勵約束、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公開高效配置資源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主動融入科技強國建設,更好落實創新驅動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國家戰略,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條件更完備、基礎更牢固。
——面向創新的板塊特色。注冊制改革起步于科創板,支持科技創新是改革的初衷之一。經過四年建設,科創板堅守服務“硬科技”的初心,在重點支持的六大科創行業領域實現全覆蓋,“卡脖子”技術攻關領域形成企業矩陣,支持產業鏈自主可控的作用持續展現。創業板試點注冊制以來,服務“三創四新”的板塊特色不斷彰顯,目前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近九成,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占比近六成,涌現出一批創新“領跑者”和產業“排頭兵”。北交所對于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集聚效應也逐步顯現,戰略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的上市公司占比超八成。
——科技導向的制度安排。一方面,通過關鍵制度改革增強包容性。比如,為紅籌架構、特殊股權結構企業上市開通路徑,更好地適應高科技企業多樣化的股權設計需求。部分板塊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支持處于研發階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業上市,契合科技企業前期投入大、收入和盈利需要爬坡躍升的現實特點。建立靈活便捷的股權激勵制度,讓科技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干得好”。另一方面,通過市場化約束形成倒逼機制。比如,實行市場化的發行定價機制,進一步發揮機構投資者的專業估值能力,使定價充分體現科技“含金量”。強化對科技創新能力的信息披露要求,借助市場力量促進企業加大科研投入。
——服務科技的監管理念。近年來,證監會為擬在科創板等板塊上市的企業設定了科技水平評價指標,監管中貫徹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加強綜合研判、杜絕“唯指標論”。與行業主管部門、科技部門及相關產業組織保持溝通協作,充分發揮交易所科技咨詢委、行業專家庫作用,提高對企業科技水平的評判能力。以簡明易懂為導向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細化分行業信息披露要求,強化針對性和有效性。嚴格落實中介機構責任,督促中介機構提高對科技企業的保薦能力和盡職調查水平。
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生態逐步形成
近年來,資本市場著力將有限的資源更多引導到科技創新關鍵領域,服務創新的實效顯著,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監管生態、市場生態正在逐步形成。
——高質量上市公司群體涌現。A股上市公司結構優化、質量提升,一批打破國外壟斷、自主創新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成功上市,帶動形成了展現我國科技實力和潛力的上市公司群體。目前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超過一半,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占全國企業的一半以上。試點注冊制以來,新上市的科技創新企業占比超過七成,2022年科創板、創業板均有十余家處于“卡脖子”技術攻關領域的企業上市。
——創新資本加速形成。證監會科學合理保持新股常態化發行,2022年面對復雜的外部因素,A股IPO家數和融資額均居全球首位。通過保持新股發行節奏、明確市場預期,科技型私募創投基金的退出渠道更加通暢,激發了“投早、投小、投科技”的信心和活力。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私募股權基金在投高新技術企業項目5萬多個,在投本金2.5萬億元。通過引入中長期資金,讓更多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強的科技企業獲得更穩定的股權融資,以創業板為例,長線資金持股比例較注冊制改革前提升了30%。隨著不同類型科技企業上市,資本市場博弈形成合理價格,為全社會科技資產提供更科學的定價參照。
——強鏈補鏈效果明顯。資本市場通過對行業龍頭、鏈主企業的融資支持,促進上下游、大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和融通發展,提高產業鏈的整體韌性和穩定性。近年來,新能源、光伏、生物醫藥等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取得了亮眼的業績增長。以科創板為例,在集成電路行業已形成了近90家上市公司組成的產業集群,涵蓋芯片設計、制造、封測三大生產環節,并不斷向上游延伸;生物醫藥領域已匯聚了超百家企業,成為美國、中國香港之外全球主要上市地和集聚地,2022年以來新上市10多家上中游企業和創新藥企業,進一步加固補齊了產業鏈。
——優質科技成果實現轉化。資本市場已經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A股上市公司發明專利總數合計百余萬件,相比2012年底增長3倍多。科創板上市公司中,超過四分之一與各類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研發機制,推動一批誕生于實驗室、具備“硬科技”成色的關鍵核心技術應用于產業。一批體現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企業上市,有利于將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加大對科研人員的激勵,對前沿、基礎領域科研也有“反哺”作用。資本市場嚴格落實知識產權、數據產權保護等方面制度,加強對科技成果轉化的合規性約束,促使其產權分明、管理規范。
黨的二十大提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面對新時代新征程,證監會確立了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目標,通過不斷優化制度機制,大力支持民營經濟和高科技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直接融資比重,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33]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中糧餐飲美食地圖青島站發布團膳油新品,為行業提供健康用油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 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開啟 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上加補”
- 10萬公里、1947億元、3.5億噸……多領域“硬核”成績單支撐經濟發展穩步向前
- 慧博科技「抖音互動2.0」全新升級!618大促拉新、復購、轉化一鍵閉環,引爆抖音店鋪銷量
- “四好農村路”帶火“鄉村游” “白加黑”多業態融合點亮鄉村旅游新消費
- 值得買消費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年一季度消費數據報告》:提振消費、場景賦能、品質升級
- 中寧枸杞:千年道地瑰寶,一“杞”奔赴未來
- 2025長三角應急展會丨CTRLPA肯卓 推動聲防技術替代傳統預警技術
- 調味品開啟“鹽值”調控
- 從零食品牌到社區生活樞紐,故事良品省錢超市開啟零售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