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鏈崛起支撐新能源汽車繁榮
2023/7/14 11:13:1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從上游的礦產資源開發提煉,到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再到智能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產業鏈上下游合力形成的強大優勢,讓新能源汽車產業跑出了“中國速度”�! ⌒履茉雌嚠a業鏈從上游的礦產資源開發提煉,到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再到智能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產業鏈上下游合力形成的強大優勢,讓新能源汽車產業跑出了“中國速度”。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動作頻頻
近期,隨著電動化智能化發展的深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可謂動作頻頻。
7月11日,長安汽車與騰訊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智能座艙、導航及地圖、自動駕駛、海外生態、企業數字化轉型等諸多領域加強合作,助力長安汽車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其中,在智能座艙方面,雙方將繼續以合資公司“梧桐車聯”為橋梁,共同推動基于地圖的城市級數字孿生體驗、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座艙產品、基于場景引擎的AI數字人等騰訊的新產品、新服務在長安汽車的落地,并探索座艙服務與移動端生態聯動的商業化路徑。
今年以來,政策對新能源汽車下鄉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下沉市場也隨之成為企業戰略布局中的重點。
6月29日,長久數科與吉麥新能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長久數科和吉麥新能源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合作:一是共同開發新能源汽車市場;二是加強在新能源汽車服務領域的合作;三是優化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結構。
據悉,長久數科是中國汽車流通領域最大的數字風險管理服務提供商,而吉麥新能源則是國內為數不多擁有全產業鏈生產能力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
另外,伴隨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的加速,不少產業鏈企業也開啟了海外布局。
7月5日,蜂巢能源宣布,其在泰國春武里府的模組Pack(電池包)工廠正式開工建設。
蜂巢能源董事長楊紅新表示,蜂巢能源將以泰國為東南亞市場策略布局的全新起點,依托國內先進動力電池技術,打造當地電池供應鏈體系。
汽車產業鏈向技術深水區邁進
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崛起,汽車產業鏈開始整體向高端邁進,并不斷突破技術前沿。
在江蘇太倉,一家名為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電)的企業雖然隱身于大眾的視野之外,但它卻在新能源汽車電力驅動系統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聯電成立于1995年,起初主要從事發動機管理系統的研發,即通過電子控制讓油的燃燒變得更加環保。汽車業電動化智能化大潮的到來,讓聯電敏銳地嗅到了其中的機遇,成立了電力驅動和車身電子業務部,業務隨之完善為發動機管理系統、變速箱控制、先進網聯和電力驅動四個板塊。
聯電市場與產品管理部門總監程捷說,小到核心零部件的功率轉換模塊,大到完整的三合一電橋系統,聯電都有完整且細致的交付方案。
與電力驅動系統領域一樣,汽車熱管理行業也呈現一片“火爆”場景。
據了解,在燃油車上,熱管理系統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汽車空調,并協調發動機、變速箱、電機等各零部件保持在合適的工作溫區。相較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已經改變,熱管理系統也需要隨之調整,且新能源汽車對節能降耗的要求更嚴格,熱管理系統也更為復雜。
業內人士稱,在新能源車企帶動下,汽車熱管理行業正在經歷顛覆式的技術革新。目前,下一代熱管理冷媒技術正在嘗試落地,同時電動車的超充技術、動力電池的材料變革都為汽車熱管理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不僅如此,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還提升了產業鏈更多細分領域的投資價值,比如線控底盤。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緣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導致底盤向線控化程度更高的智能底盤演進勢在必行;另一方面,以京西智行、利氪、比博斯特等為代表的國內線控底盤供應商,不僅積極布局EHB(電液制動系統)技術,打破了外資巨頭的壟斷,還在更先進的EMB(電子機械制動系統)技術上有了突破。
據了解,與EHB相比,EMB最大的不同是用電子機械系統替代了傳統制動系統中的液壓裝置,可以實現更快速的制動響應,更貼合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趨勢。
全鏈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
新能源轉型浪潮下,汽車供應鏈正在發生變革。
一輛普通燃油車的零部件數量大約在3萬個,其中發動機類的零部件數量占比就達到了22%。但在電動車上,發動機類以及部分驅動傳動系統的零部件都不再被需要。
當然,在這一轉型過程中,汽車的改變除了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外,還涉及集成控制、智能化等多個方面。
德邦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陳海進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帶動了國產汽車電子公司的崛起,其中在激光雷達領域,“有很多國內廠商擁有領先優勢,產品創新和降本速度超過預期。”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崛起,也培育了一大批產業鏈企業。據統計,在A股市場,與鋰電池產業相關的上市公司已達330余家;直接與新能源車相關的公司接近400家;一個充電樁領域,就有100多家上市公司涉足;與特斯拉有直接或者間接業務關系的公司則超過200家。
“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動力電池零部件,都可以找到專業的上市公司來生產,這不僅有效保障了供應,由于經營數據的公開,還促進了競爭,推動了創新。”韓國某龍頭電池企業相關負責人說,其他國家很難支持如此龐大的產業鏈體系,也難以與中國同行競爭。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崛起對應的是產業鏈的崛起。目前,我國自主品牌企業已在世界汽車零部件體系占據新的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這對中國汽車產業鏈的轉型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業界也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已成為各國發展戰略的交匯點,產業和技術之爭逐漸激烈,因此,加強對關鍵前沿技術領域的布局刻不容緩。
“基礎軟件、操作系統等都需要進一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依然任重道遠�!敝貞c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俊表示,能否提供符合消費者預期的產品,能否在技術路線的穩定上給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都是產業鏈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
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徐軍則認為,“過去競爭靠的是專項技術,今天更多要靠‘鏈’�!痹谒磥�,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協同創新,依托技術創新鞏固和擴大產業鏈優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