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10年,中國奶業市場這樣發展
2023/7/23 18:10:23 來源:中國食品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產量保持增長勢頭 消費量明顯增長 進口繼續增加未來10年,中國奶業市場這樣發展 “未來10年,我國奶類產量仍將保持增長勢頭,奶類消費量明顯增長,奶制品進口繼續增加,生鮮乳產量保持增長勢頭 消費量明顯增長 進口繼續增加
未來10年,中國奶業市場這樣發展
“未來10年,我國奶類產量仍將保持增長勢頭,奶類消費量明顯增長,奶制品進口繼續增加,生鮮乳價格總體波動上行�!苯�,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在北京發布《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3-2032)》(以下簡稱《報告》),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市場分析預警團隊奶制品首席分析師劉佳佳對《報告》中涉及奶業的內容進行了解析。
2022年規上企業加工增速放緩
《報告》首先回顧了2022年市場形勢。2022年,全國奶類產量4025萬噸,比上年增長6.5%。其中,牛奶產量3932萬噸,增長6.8%,連續5年保持增長,延續了2020年以來高速增長態勢。奶制品加工量持續增加,規模以上奶制品制造企業產量3118萬噸,加工增速有所放緩。
“去年,我國奶制品消費整體疲軟,奶類消費量5867萬噸,比上年減少1.7%。奶類人均消費量比上年減少0.7千克,但仍為歷史次高水平�!薄秷蟾妗分赋觯M結構的不斷轉型升級,促使居民消費逐步由“喝奶”向“吃奶”轉變。
另外,2022年,我國奶制品進口量大幅減少,折合生鮮乳1855萬噸,比上年減少17.3%;進口額132.65億美元,比上年減少0.7%�!斑M口降幅較大的主要原因是國際奶制品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國內奶源供應充足以及消費需求下降。奶源自給率提升至68.5%,扭轉了連續6年的下滑勢頭�!眲⒓鸭阎赋觯ツ晟r乳收購價高位下跌,主產省全年平均生鮮乳收購價4.16元/千克,比上年歷史高點下跌3.0%,但較2020年上漲9.8%;鮮奶和奶粉零售價上漲,全國監測城市鮮奶平均零售價11.26元/千克,比上年上漲1.6%;全國監測城市奶粉平均零售價247.32元/千克,比上年上漲5.5%。
奶業競爭力提升行動將深入推進
《報告》預計,2023年全國奶類產量4227萬噸,比上年增長5.0%;2032年產量5602萬噸,年均增速4.0%;奶源自給率達71%以上。未來10年,我國奶類產量保持增長勢頭,奶源自給率持續提升。“展望未來,奶業競爭力提升行動將深入推進,奶業全面振興和重要農產品保供機制將進一步完善,北方奶源基地建設進一步加強,南方奶業發展模式逐步形成并推廣。優質奶源基地建設成效將進一步顯現,奶牛規�;B殖水平和生產技術效率穩步提高,進一步夯實了國內奶類產量增長基礎。”據劉佳佳分析。
同時,奶制品消費增長顯著,人均消費量大幅提高。預計2023年全國奶類消費量6098萬噸,比上年增長3.9%;2032年消費量7902萬噸,年均增速3.3%;奶類人均消費量55.9千克,比當前增長37.7%,提升至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秷蟾妗分赋�,展望期內,中國雖然進入人口負增長的常態化時期,新生兒的減少給嬰幼兒配方奶粉、學生奶市場消費帶來壓力,但經過新冠疫情時期的健康認知轉變和多年的奶類消費科普教育,全民飲奶意識明顯提高,奶制品消費群體將不斷擴大。
《報告》顯示,奶制品進口將繼續增加,增速將由高速逐步轉為中低速。預計2023年國內奶制品進口折合生鮮乳1886萬噸,比上年增長1.7%;進口2320萬噸,年均增速1.6%。《報告》分析,展望期內,國內外奶業競爭力差距不斷縮小,國內生鮮乳供給缺口依然存在,不同消費群體多樣化、品牌化以及跨文化的消費需求旺盛,奶制品進口將保持增長。其中,展望前期,隨著國際市場價格逐漸回落,液態奶進口將有所反彈,原料奶粉進口受國內產量和庫存增加影響有所下降,乳清進口隨生豬產能變化波動上升,奶油、奶酪進口小幅增長;展望后期,在奶源自給率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國內產能持續增加,消費增速低于產量增速,出口基數小且變動幅度不大,奶制品進口增速將不斷放緩。
生鮮乳價格短期維持高位,中長期呈波動上行走勢。“預計2023年國內生鮮乳收購價高位下行中迎來向上拐點。”《報告》闡明,展望前期,糧飼結構調整緩慢,國內飼料糧供給不足狀況難以明顯改變,進口苜蓿、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成本高位支撐生鮮乳價格,供需缺口短期變化帶動生鮮乳價格波動運行;展望后期,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趨于穩定,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穩步提高,受土地、水等資源稟賦限制,國內供需缺口長期存在,加上環境保護等生產投入成本增加,剛性支撐生鮮乳價格上行。
“未來10年,中國奶類及奶制品市場也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報告》顯示,自主育種能力與疫病防治能力等奶牛養殖技術因素,極端高低溫、干旱、洪澇等氣象災害因素,進出口國貿易政策變動、地區性沖突升級等國際貿易環境因素,均有可能對奶類及奶制品的生產、流通、消費產生影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面臨風險和挑戰。(記者 楊曉晶)
轉自:中國食品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