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碳捕集、利用、封存”產業已駛入發展快車道
2023/7/24 15:09:29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來看《從這里看見美麗中國》系列報道,見證新征程上正在不斷譜寫的美麗中國新篇章。接下來,我們一起跟隨記者揭秘節能減排的新科技。 近幾年,碳捕捉技術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已經產來看《從這里看見美麗中國》系列報道,見證新征程上正在不斷譜寫的美麗中國新篇章。接下來,我們一起跟隨記者揭秘節能減排的新科技。
近幾年,碳捕捉技術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已經產生的碳排放是怎么捕捉回來的?捕捉回來又能做什么用呢?我們到東北的遼河畔去看看。
總臺記者 閆崎峰:在一望無際的遼河油田里,這座占地面積僅8800平方米的二氧化碳捕集液化站顯得并不起眼。您可能想不到,這樣一座規模不大的二氧化碳捕集液化站每年可以捕獲并處理5.7萬噸二氧化碳。這是個什么概念?相當于316.7萬棵成年樹木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油田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往這些二氧化碳都被排放掉。而現在,會在排放口被收集起來,經過處理、加壓后變成液態二氧化碳,封存在這些白色罐體中。僅僅儲存起來還不夠,遼河油田讓這些液化的二氧化碳派上了大用場。
總臺記者 閆崎峰:可以看到我旁邊的這些管線上凝結了厚厚的白霜,管子里運輸的就是低溫液態下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被這些高壓泵送入距離我腳下4000多米的原油層中。加入了二氧化碳的原油會變得蓬松、流動性好,便于采集,這種方式可以提高至少18%的采收率。
在“碳驅油”的過程中,大部分二氧化碳會被封存在地下,少部分會隨原油一同開采出,再被送到剛才我們看到的捕集站,經過液化處理后再注入到地下,這樣循環往復的過程實現了石油的增產和碳減排的雙贏。
總臺記者 閆崎峰:如果有一天當我腳下的油田被采盡,這里就將變成一座巨大的碳庫,它的容量將達到2.4億噸。到那時,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運到這里,只注不采,永久封存!
遼河油田首席技術專家 武毅:我們畢竟是一個以熱采為主的油田,每年要消耗、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通過這個項目,其實是變廢為寶了,既驅油又埋存。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業相繼啟動了碳捕集工程,包括松遼盆地300萬噸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勝利油田百萬噸級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項目等,中國的“碳捕集、利用、封存”產業從新戰略到新格局,已駛入發展快車道。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中糧餐飲美食地圖青島站發布團膳油新品,為行業提供健康用油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 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開啟 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上加補”
- 慧博科技「抖音互動2.0」全新升級!618大促拉新、復購、轉化一鍵閉環,引爆抖音店鋪銷量
- 10萬公里、1947億元、3.5億噸……多領域“硬核”成績單支撐經濟發展穩步向前
- “四好農村路”帶火“鄉村游” “白加黑”多業態融合點亮鄉村旅游新消費
- 值得買消費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年一季度消費數據報告》:提振消費、場景賦能、品質升級
- 中寧枸杞:千年道地瑰寶,一“杞”奔赴未來
- 從零食品牌到社區生活樞紐,故事良品省錢超市開啟零售新篇
- 2025長三角應急展會丨CTRLPA肯卓 推動聲防技術替代傳統預警技術
- 五指山紅茶亮相中國品牌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