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管規范不斷完善 私募基金強弱分化顯現
2023/8/2 15:51:46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私募基金強監管勢態延續。多地證監局陸續開出罰單,劍指私募基金或相關負責人。披露出來的問題包括經營管理失控、違規向投資者承諾收益、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等。在分析人士看來,監管私募基金強監管勢態延續。多地證監局陸續開出罰單,劍指私募基金或相關負責人。披露出來的問題包括經營管理失控、違規向投資者承諾收益、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等。在分析人士看來,監管提高對私募基金公司的要求,有利于優勝劣汰,有利于私募基金行業健康發展。不斷完善的監管規范,將為私募基金這一超過20萬億規模的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多家私募遭監管點名
近日,北京證監局對海納百泉基金出具警示函顯示,該公司存在以下行為:一是管理、運用私募基金財產,未能恪盡職守地履行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的義務;二是未按照合同約定,如實向投資者披露可能影響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其他重大信息。對此,北京證監局決定對海泉基金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要求其進一步提高合規經營意識和能力,恪盡職守履行基金管理人職責等。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有超過四十家私募基金遭監管層處罰或警示,存在的問題包括經營管理失控、違規向投資者承諾收益和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等,其處罰措施包括暫停備案、撤銷登記、公開譴責等。除了私募基金外,相關負責人也屢次被監管層點名。
除了海納百泉基金外,今年6月,浙江證監局對外披露了澳創資產及其實控人、法人、總經理孫玉濤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據決定書顯示,澳創資產存在兩項違法事實,一是未按規定進行私募投資基金備案,二是向不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浙江證監局對浙江澳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3萬元罰款;對孫玉濤給予警告,并處以3萬元罰款。
同月,上海證監局一次性披露了二十多張行政處罰決定書,涉及景灃基金、景浩基金、景潤基金等8家私募基金,這8家私募基金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實控人均為胡某崗和黃某波,上述私募存在的問題包括未按合同約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未按要求報送年度財務報告和未妥善保存私募基金業務相關資料等,上海證監局對胡某崗和黃某波予以警告并處以罰款。
此外,據《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因未履行謹慎勤勉義務被監管層處罰的,還有上海華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淘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因信息更新不及時被監管層處罰的,有深圳市恒泰永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匯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
備案和發行數量同比下滑
華林證券資管部董事總經理賈志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大部分私募基金公司可持續發展壓力較大。監管提高對私募基金公司的要求,有利于優勝劣汰,有利于私募基金行業健康發展。對于私募基金來說,應該有較強的危機意識,堅守合規底線、提高投研能力、獲得渠道和持有人的認同。”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在行業管理趨嚴的情況下,私募基金發行暫“遇冷”,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僅有116家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完成備案,相較于去年同期的284家同比下滑近六成。從月度數據來看,今年3月和4月備案數量最多,分別為27家和46家,但相較于去年同期的47家和70家仍出現了大幅度下滑。另外從私募基金產品發行情況來看,今年以來累計發行了13000多只產品,而2021年和2022年全年分別約發行了4萬只和3萬只。今年6月私募產品發行數量不足1000只,而去年同期則有2365只。
一位私募從業人員告訴記者:“上述情況的出現存在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按照現階段監管要求,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初始募集及存續規模不能低于1000萬元,相當于成立門檻被提高了。另一方面是目前整個市場較為低迷,這本身也是由行業周期導致的。”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百億級私募基金數量為94家,而規模為5億元以下的大約有4000家。從產品數量來看,有50家私募持有產品超過200只,其中九坤投資持有756只產品、淡水泉持有671只產品;約1400家私募持有產品在5只及以下,約170家私募僅持有1只產品,集中效應較為明顯。
對此,該私募從業人員補充道:“任何行業都有馬太效應的規律和趨勢,參照國外發展歷史,私募基金也有這樣的發展趨勢。從整個金融行業來看,業績和規模都非常重要,當然業績是重要前提,渠道優勢、運營管理能力也非常重要。而對于一些規模較小或者起步時間較晚的私募而言,沒有很大的管理規模,如果再沒有很好的運營渠道的話,那么發展是較為艱難的。”
監管規范不斷完善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民財富管理需求爆發,我國私募基金行業發展迅速。來自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末,我國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為22270家,管理基金數量為153763只,管理基金規模為20.75萬億元,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8658家,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為99775只,存續規模5.94萬億元。私募基金特別是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規模不斷擴張,正在成為A股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今年以來,針對私募基金的監管規范不斷完善,為私募基金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2月,中基協正式頒布《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主要內容包括:一是適度完善登記規范標準,對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出資人、實際控制人、高管人員等關鍵主體作出規范要求;二是明確基金業務規范,把握募、投、管、退等關鍵環節,強化行業合規運作等,《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自5月1日起施行。
4月,中基協就《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簡稱《運作指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對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募集、投資、運作管理等環節明確了底線要求,并針對重點問題予以規范,以完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規則體系。
《運作指引》還要求,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初始實繳募集資金規模不低于1000萬元人民幣。基金合同中應當明確約定,除市場波動導致凈值變化外,連續60個交易日出現基金資產凈值低于1000萬元人民幣的,該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進入清算流程。“這個征求意見稿對行業影響還是挺大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將進入的門檻提高了,維持的費用和成本也大大增加。”上述私募從業人員認為。
除了《運作指引》外,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草案)》。會議指出,將私募投資基金業務活動納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進行監管,有利于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記者 謝碧鷺)
轉自:經濟參考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