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大數據產業呈東部引領、中西部加速追趕格局
2023/10/11 15:01:46 來源:人民郵電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日前,北京大數據研究院聯合多家單位發布2023年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數報告。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里,我國大數據產業整體發展態勢良好,呈現以東部沿海地區為引領、中西部地區加速追日前,北京大數據研究院聯合多家單位發布2023年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數報告。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里,我國大數據產業整體發展態勢良好,呈現以東部沿海地區為引領、中西部地區加速追趕的格局。指數評價結果顯示,我國大數據產業近年來從小范圍、小場景應用加速走向大范圍、深層次建設;不僅頭部城市發展能級量級不斷提升,中西部地區、二三線城市的大數據產業發展也持續加速。
從省級行政區來看,北京、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等省份(直轄市)持續領跑全國,占據前5位;山東、安徽、四川、河南、福建等省份緊隨其后,列6至10位;湖北、遼寧、重慶、天津、貴州等省市排名第11至15位。與上年相比,安徽、河南的名次有較大提升,而貴州則成功躋身前15位。
從區域經濟圈來看,大數據產業發展呈現出以中心城市為極核、周邊城市梯度發展的整體格局。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為中心,科教資源集聚,技術創新優勢明顯;長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著力支持大數據產業生態構建,產業政策、產業組織等走在前列;成渝城市群在產業水平、產業創新和產業環境方面發展較為均衡,但總體上相較于其他三個地區仍有提升空間。
從產業水平來看,北京依托大數據產業集群優勢與超前的技術研發布局,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大數據產業投資熱度較高,產業發展水平指數位居第一;上海、杭州、深圳、廣州市緊隨其后,與總指數排名基本一致,大數據企業規模和質量與大數據產業整體發展水平關聯程度較高。此外,合肥、武漢、長沙等中部城市及成都、重慶等西部城市也緊跟領先城市發展步伐,東中西部大數據產業均衡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在數據交易所建設方面,目前全國共有29個城市已經建立或正在建立數據交易場所,已建成的包括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天津)、上海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等在內的一批數據交易平臺,有效促進數據要素資源市場化流通配置。武漢、杭州等城市落地了不止一個數據交易所;還有城市根據地緣特點深入細分領域,比如青島提出建立青島國際航運大數據交易中心。
伴隨我國數據基礎制度體系日益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將更加開放流通,數據價值將進一步釋放,推動大數據產業持續規范化、規模化發展。報告建議,加強數據和算力基礎設施布局,支撐大數據新應用,深入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建設,高質量打造大數據中心集群;健全數據基礎制度體系,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建立完善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相適配的數據產權結構性分置制度,推進數據分類分級確權授權使用和市場化流通交易;推動算力服務和數據服務融合,推動算力服務業、大數據服務業、云計算服務業融合發展。
此外,培育大模型、元宇宙等新業態、新賽道,緊跟全球數字科技創新前沿焦點,加快在大模型、元宇宙、AI for Science等新領域布局發展,搶抓產業變革先機。同時,健全區域協同發展機制,形成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依托國家"東數西算"戰略,以算力資源帶動數據資源協調發展,加強區域間人才、項目合作。(子千)
轉自:人民郵電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