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合學與溫州學融合發展 助力溫州文化振興
2023/10/16 15:30: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溫州和合文化園坐落于龍灣區永中街道普門村,總用地面積26.35畝,東臨張璁紀念館,西接奧體中心、萬達廣場,地處龍灣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地理條件優越。10月14日至10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溫州市社科聯、中共溫州市龍灣區委和溫州市龍灣區人民政府誠邀海內外數十名專家學者,在溫州市龍灣區共同主辦了“尚和合 促共生” 2023和合學與溫州學融合發展研討會暨溫州和合文化園開園活動,旨在通過建設和合文化園和開展學術研討會等一系列文化活動啟迪思想、激勵創新,深入發掘“和合學”的理論內涵和實踐價值,助力溫州文化振興。10月14日上午,溫州和合文化園正式開園。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孔子研究院榮譽院長張立文、浙江省社科聯副主席陳先春、溫州灣新區管委會主任、龍灣區委書記周一富、溫州大學副校長徐和昆、溫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魏平生、溫州市龍灣區區長夏禹槳以及溫州市社科聯分管領導、溫州市龍灣區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與會專家學者和國內和合團體機構負責人等參加了開園儀式。在大家的共同見證之下,溫州和合文化園正式面向社會大眾開放。
溫州和合文化園坐落于龍灣區永中街道普門村,總用地面積26.35畝,東臨張璁紀念館,西接奧體中心、萬達廣場,地處龍灣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地理條件優越。和合文化園主體有7棟建筑,核心的4棟建筑用于和合學展示館、和合驛站、名人工作室、文化交流中心等功能使用,按照熙和堂、中和堂、和合堂、敬鄉樓進行布局設計。和合學展示館分為三個展區,第一個主題是和合學的承繼弘揚,講述和合學之源、和合學之立、和合學之興;第二個主題是和合學與張立文先生,講述和合學創立歷程;第三個主題是和合學與溫州文化,講述溫州與龍灣千年文脈、地域民俗、致用和合。
“和合”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亦是被中國歷史上各家學說所認同的普遍原則。研究這一文化的“和合學”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孔子研究院榮譽院長張立文創立,30多年來,“和合學”不斷博采眾家之長而屢有創新,不僅在國內學術領域發揚光大,更隨著張立文先生的講學,在日本、越南、新加坡、葡萄牙、希臘等國得到傳播,不斷擴大海外影響力。未來,溫州和合文化園將依托“一院”(和合書院)、“一樓”(敬鄉樓)、“一會”(溫州市和合文化促進會)、“一壇”(和合論壇)、“一基地”(和合學融創實踐基地),打造“和合學”標志地、傳播地、示范地,為研究和傳播“和合學”,高水平推進文化溫州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市域樣板、建設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溫州”貢獻力量。
開園儀式結束后,在龍灣區文化中心大會堂召開了“尚和合 促共生”2023和合學與溫州學融合發展研討會開幕式,溫州灣新區管委會主任、龍灣區委書記周一富和浙江省社科聯副主席陳先春先后致辭。開幕式上進行了《張立文文集》等著作捐贈、溫州和合志愿服務團授旗、溫州大學和合學研究中心揭牌、《中國和合學年鑒(2017-2021)》首發等儀式。同時,張立文教授被聘請為溫州文化使者,并應邀在會上作主旨演講。張教授從溫州市龍灣區的地理環境、氣候特征、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等角度詳細闡述了溫州市龍灣區與“和合學”之間的不解之緣,并以溫州的文化先賢為例,闡發了和合文化對于培養家國情懷、堅毅品格和不屈精神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4日下午,與會專家圍繞“尚和合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和合學與溫州學的融合及未來發展趨勢”“和合學在溫州的當代實踐”“溫州歷代人物與和合思想”“和合思想與地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和合生活美學”等主題進行了分組討論。“和合學”的理論內涵和時代價值通過相關領域專家和學者的研討得到了進一步的推進與彰顯。
當晚,與會來賓應邀赴和合雅集沉浸式體驗閑趣生活,感受溫州的人文風情和文化氣息,親身領略和合文化在溫州的生機與活力。
15日上午,在溫州中學藝術樓劇院舉辦了“尚和合 促共生”2023和合學與溫州學融合發展研討會主旨演講。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陳福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邢文、安養大學教授孫興徹、西南交通大學哲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詹海云、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向世陵、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蔡家和、溫州市社科聯原主席、溫州市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溫州大學溫州學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潘忠強、溫州市人大教科文衛工委副主任、溫州市和合文化促進會會長柳升高等八位學者在大會上做主旨發言。他們分別圍繞著生命教育、數理哲學、和合社會形成的方法論、《老子河上公章句》中的和合文化、和生、唐君毅的和合思想等主題,對和合學的義理進行解讀,兩位溫州學者還圍繞著溫州學及其實踐進行了闡釋。
最后,龍灣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永霖主持了大會閉幕式。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羅安憲教授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發言。羅教授首先對為本次會議帶來豐富思想的專家學者們表示感謝,對溫州市尤其是龍灣區的支持與配合表示誠摯的謝意。羅教授提出,本次大會共收到論文69篇,舉行分組研討8場,主旨發言1場,涉及的主題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第一,和合學的理論思想。第二,和合學的現代意義,第三,溫州學的義理內涵,第四,溫州學的現實關懷。通過研討,和合學與溫州學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同時也為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張立文教授作為溫州中學的榮譽校長對廣大師生作勉勵講話。他從和合二字與飲食的關系入手,深入淺出地為同學們解釋和與合的內涵。張教授指出,和在《康熙字典》中屬口字旁而不屬禾字旁,證明溫飽是實現個人之和的基礎。合字可拆分為人、一、口,說明人人能吃飽,就能實現群體的合。張教授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和合的內涵,并鼓勵廣大學子積極在生活中加以踐行。另外,他呼吁參會的專家學者們用自身的才學哺育溫州學子,為溫州的青少年教育和文化發展貢獻力量。
本次會議共有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位專家學者、溫州本地學者、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和溫州師生代表等參與,對于和合學與溫州學的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