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猿輔導攜手天津博物館,打造跨學科知識“課堂”
2023/11/3 14:03:37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博物館里有什么?文物,可能是大多數人脫口而出的答案。博物館擁有包羅萬象的文物,不僅能夠傳遞知識,提供藝術養分,更有助于青少年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博物館里有什么?文物,可能是大多數人脫口而出的答案。博物館擁有包羅萬象的文物,不僅能夠傳遞知識,提供藝術養分,更有助于青少年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傳承的使命感。一座博物館就像一所大學校,一個能夠普及知識、傳播文化與啟迪智慧的新課堂。今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相繼出臺,指出要調動社會力量,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學校主陣地與社會大課堂有機銜接,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同時將博物館定性為中小學科學教育的陣地和資源之一,要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推動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學習。作為教育行業的一份子,猿輔導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更好地為青少年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將科學教育和知識科普融入生活,寓教于樂。近期,猿輔導發布“博物館新知計劃”系列活動,同時正式上線了聯合天津博物館共創的首期國寶鑒賞課《文物也有AB面》。
在國寶鑒賞課中,猿輔導老師跟隨天津博物館的金牌講解員一起,針對五個有代表性的國寶級文物及其背后的跨領域知識進行科普講解。其中,天博講解員講述歷史故事、文物特點等;猿輔導老師則分享了文物里隱藏的不同類型的學科知識,包括語數英、物理和化學,比如“鼎”在不同成語里的含義、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光的反射現象等,帶領觀眾第一視角打卡天津博物館。
此外,猿輔導還在天津博物館內落地了“方寸有課堂 文物藏新知”主題科普展,將文物身上的“AB面”——文物背后的歷史和科學知識融入解謎游戲、互動體驗和研學手冊等形式中,讓文物知識“活”起來,寓教于樂,以此鼓勵青少年深入探索博物館里的文物,主動思考,在邊玩邊學中啟迪智慧、開闊視野。
此次與天津博物館的合作,是猿輔導“博物館新知計劃”系列活動的首站。合作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科普了西周太保鼎、翡翠蟈蟈白菜玉雕等珍貴歷史文物背后的跨領域知識,不僅把博物館變成學習新知識的課堂,還在具體的場景中引導孩子們從小發現知識帶來的樂趣,真切體會知識如何拓寬世界的寬度,從而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求知探索的種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