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領跑者丨從馭水之趣到育水之道,探尋科勒可持續發展新思路
2023/11/3 14:32:56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當前,氣候變化加劇與生物多樣性喪失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正在給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當前,氣候變化加劇與生物多樣性喪失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正在給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氣候變化已成為限制企業長足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嚴重威脅著全球經濟和全球金融穩定性。據相關報告顯示,預計到2050年,氣候變化的影響將使全球經濟產出減少14%。研究表明,在ESG相關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實踐方面表現良好的企業其財務表現亦優于同行。目前,資本市場正倒逼著企業從只披露財務信息向同步提升非財務指標透明度的轉變,ESG議題持續升溫。
我們相信,各行業存在著踐行ESG理念的領跑型企業,他們的經驗與成果對提升全行業ESG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為此,澎湃新聞推出“ESG領跑者”系列高端訪談專欄。通過與ESG領跑型企業深入交流與探討,希望在推動企業與投資者之間可持續投資價值理念體系構建的同時,提高和深化消費者對企業產品及服務的認知度;通過塑造鮮明的領跑樣本,呼吁更多企業加入ESG理念深化和實踐的隊伍中,成為行業的領跑者。
我們深信,只有ESG領跑型企業才能在提升商業價值的同時,可以積極應對當今全球面臨的諸多挑戰。
上周末,2023成都馬拉松將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鳴槍起跑,來自全國的35000名跑者參賽,在城市奔跑中感受健康之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
自2020年起,科勒便正式與成都馬拉松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始終深度參與并全力支持這一盛事。從遙遠的發源地美國威斯康星州到“蓉城”成都,橫跨12000多公里的路程,當今年150歲的科勒與錦官城4000年的歷史積淀相交融,一場跨越時空的盛事在成都馬拉松的賽道上展開。
水作為生命的源泉,不僅是補充能量的關鍵途徑,更是推動跑者繼續前行,挑戰自我的動力。作為此次成都馬拉松的官方合作伙伴,科勒在賽事中提供專業服務,為參賽者營造舒適愉悅的馭水體驗,幫助他們補充能量、煥活身心。
跑步本身是低碳健康的運動方式,而本次成馬還納入了另一項環保公益活動:“科勒林”。植樹造林與成馬具備同樣的環保低碳內核,科勒與跑者們共同投入到第12座科勒林的全面建設之中,從“馭水”到主動“育水”,鼓勵人們自在奔跑,遇“健”最美的自己、共建更美的自然。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節約用水工作,特別是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印發實施后,節水已上升為國家意志和全民行動。《“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更是聚焦農業農村、工業、城鎮等重點領域,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明確要求到2025年,全國年用水總量控制在6400億立方米以內。
事實上,關于水的探索,科勒從未止步。通過創新和技術手段,科勒致力于更有效地利用和管理水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家有150年歷史的經典家族企業,科勒雖然并未上市、不受公開市場的監督壓力,但仍堅持向公眾和投資者公開自身的可持續經營、社會責任和環保計劃。今年8月,科勒發布了其第二份年度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這一舉措凸顯了科勒的前瞻視野,以及對社會和環境保護的高度責任感。
在科勒獨特的經營哲學下,公司不僅積極實踐著“馭水之趣”,更以積極的姿態引領著“育水之道”的發展。將品牌美學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相結合,為美好社會、可持續環境和健康未來堅定貢獻力量。
水滴石穿的技術創新,“育水前行”為自然減負
從科技創新的角度來看,科勒基于產品的眾多創新技術在為自然減負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適應環保法規、滿足市場需求、提高能源效率,科勒不斷致力于突破技術難題,推動更多節水衛浴產品走進千家萬戶,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在生產端,位于中國的工廠展現了卓越的環保實踐。2022年度科勒ESG報告指出,北京和常州的龍頭工廠分別通過采用智能水表系統和零液體排放(ZLD)系統有效追蹤和管理用水,后者更可回收90%的設施廢水并重新用于電鍍工藝中。
多管齊下的堅持與創新,助力科勒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可持續發展“成績單”:截至2023年,位于北京、上海、淄博和南昌的4家工廠已獲得“綠色工廠”認證,更有6家工廠成功實現了工藝廢水的循環利用。
當然,工廠生產運營的節能減排固然重要,但產品在使用過程中能源消耗的“長尾效應”同樣不容忽視。事實上,市場早已產生了營銷的綠色趨勢,尼爾森IQ2022年底的中國市場可持續發展調研顯示,40%價格敏感度低的消費者認為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很重要,28%的消費者已經付諸行動改變自身的消費方式。
基于此,科勒并未止步于生產端的環保努力,而是注重從源頭抓起,減少產品的環境足跡。
以本次成馬賽事為例,科勒秉承著“優雅生活”的理念,為賽事提供了諸多優質產品,如基于使用環境而優化的花灑、龍頭等,帶來愉悅體驗的同時,在審美、設計、藝術和情感層面為使用者帶來了更多附加價值,賦予了馭水之趣更豐富的內涵。參賽者在揮灑汗水的同時,也能享受到科勒產品帶來的舒適體驗,收獲更整潔美好的自己。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一致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將科學、技術和創新(簡稱“STI”)定位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STI路線主要特點包括有目標、有重點、有優先順序、以行動為導向等,這正與科勒專注于衛浴領域技術創新,并將節水視為優先事項的可持續行動相契合。
從一家企業、一類產品、一群消費者乃至更大的社會,科勒“育水前行”的同伴規模不斷壯大,在一步步印證STI路線的同時,也響應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第6號“清潔的水和衛生設施”目標,凸顯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涓流成海的環境恢復,“育水成林”播種綠色希望
科勒深知環保的重要性,不僅在內部積極推動技術創新,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同時也著眼于環境恢復,積極開展“育水成林”系列行動。
“綠樹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深入人心的名言是中國環保精神的生動寫照。聯合國相關報告顯示,2010年至2020年,中國是全球森林面積年均凈增加最多的國家,這得益于我國數十年來龐大的生態治理工程。
而2010年,也是科勒“育水成林”、播種綠色希望的起點。科勒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攜手,共同發起“共建科勒林,感恩母親河”項目,致力于加強以黃河、長江上中游地區、風沙區、草原區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項目自發起至2023年底,科勒將在中國兩河流域種植12座“科勒林”,完成植樹約50萬棵,為地球的綠色生態不懈努力。
可以說,科勒是我國森林植被恢復十余載工程的重要見證者和參與者,“科勒林”與中國生態建設的歷程同頻共振,以自己的行動為中國的環境恢復貢獻了力量。
長久的堅持難能可貴,但同樣需要抓住關鍵節點、擴大影響力。2023年下半年度,站在成立150周年這一里程碑式的重要節點,科勒以“水”為抓手,進一步助推自身的ESG項目出圈。
在本次成馬賽事中,參與者的每一步都算“樹”。通過線上H5互動環節,參與者為“科勒林”種下一顆樹,獲得一份公益證書以及可兌換的科勒雅悅會積分。同時,總計線上參與種樹的數量將分批次落實到線下種樹,將虛擬行動轉化為守護地球這一馬拉松之行的生態建設。
“科勒林”與成馬的創新融合,無疑提升了公眾對環保的關注和參與度。這種新穎的模式不僅吸引了更多人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也通過實際行動傳遞了保護環境、珍愛資源的價值觀。
此外,“科勒林”的成功實施,離不開聯合國STI路線所倡導的注重本地化、動態調整的策略。科勒充分考慮了不同地域的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地分配預算和樹種等資源,確保了項目的順利推進和實施效果的最大化。涓涓細流,匯聚成海。每一棵種下的幼苗,每一個小小的行動,最終匯聚成了繁茂的森林、結出環境恢復的累累碩果。
水潤心田的責任關懷,“育水為人”共筑美好社會
作為一個與“水”緊密相連的品牌,科勒長久以來都將企業社會責任深植于自身的經營理念中。在其品牌世界里,水的象征遠遠超越了技術、生態層面的意義,更被賦予了一種對人類、對未來的關懷。
科勒在運動領域的公益項目并非成都馬拉松個例。科勒家庭慈善樂跑活動是一項以關愛家庭為主旨的公益賽事,被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紀錄授予“趣味互動最多的家庭跑活動”。在賽事期間,科勒以運動樂趣點亮親子互動,為參賽跑者提供了高品質的凈水暢飲和卓越品質的浴室家具。
同時,科勒也關注農村地區的用水問題。在許多偏遠農村地區,由于基礎設施落后,村民們時常面臨用水困難的局面。觀察到這一亟需改變的現狀后,科勒推出了“安全用水”項目,保障人們在用水方面的健康福祉,更著力于普及水資源保護知識,幫助當地村民和青少年建立健康、環保的用水習慣。
今年,科勒計劃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紅水小學開展新的飲水系統項目,并在山西省、貴州省的6所學校啟動新的洗手臺改造,從2016年項目發起至2023年底,預計將完成26個項目,覆蓋21個村莊、29所小學,受益人數超過4.5萬。
“除了為水資源稀缺的地域及社區提供安全飲用水和衛生設施外,科勒還在為更多人提供更具創新、包容和環境友好的解決方案,我們為所取得的進展感到自豪,”科勒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和多元共融首席執行官勞拉·科勒(Laura·Kohler)在年度ESG報告中如此總結。
特別的是,科勒還以單個項目為支點,撬動了各方資源,在項目之間形成了良性的、積極的循環,除了成馬與科勒林的新穎聯動,今年的杭州家庭慈善樂跑活動報名所得將被悉數捐贈,用于科勒中國所支持的安全用水項目。
正如科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市場副總裁強基弘先生所表示的:“面對機遇與挑戰,科勒應對之道在于企業、社會、環境的通盤規劃。”未來,在社會公益的道路上,科勒也將不斷審視不同地區的發展現狀和需要,基于自身優勢探索與時俱進的“育水為人”ESG賦能模式。
水的力量和科勒的使命
在成都馬拉松的賽道上,跑者們以堅韌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地追求著他們的目標。守護低碳地球同樣是場曠日持久的馬拉松,科勒在可持續發展及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深耕也在穩步前行,為美好未來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在科勒的ESG敘事和實踐中,水一直是核心元素,它不僅滋養生命,也代表著可持續的生態系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作為一家秉承著深厚社會責任感的公司,科勒關注自然環境、人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愿景和使命與水對生命的貢獻、對環境的保護息息相關。
從環保理念看,水是包容的,它容納一切,既蘊含著生命的力量,也象征著可持續性與和諧。科勒的使命和愿景與水的這一本質有著深刻的共鳴。公司不僅致力于提供高品質的衛浴產品和服務,還以環保科技創新驅動“育水前行”,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生活方式,實現了卓越品質與可持續發展的完美結合。
而在社會責任上,科勒公司發揚著水潤萬物的奉獻精神,相應政策號召,從“育水成林”再到“育水為人”,通過各種公益活動和合作伙伴關系積極回饋社會,助力生態恢復、鄉村振興、兒童關懷等公益事業的方方面面。
在一個世界變化迅速的時代,科勒以其堅定的可持續發展精神內核走過了150年,其使命不僅是為了滿足當下的需求,更是為了“許以更好的未來”。
水是伙伴,也是責任,站在15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我們有理由相信,科勒的可持續發展故事才剛剛開始,期待科勒以水的智慧和執著的精神,在衛浴行業帶動環境、社會與治理的行動浪潮,與中國的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相連,共同努力書寫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章轉載自澎湃新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