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變革共繪數字化新未來
2023/12/11 16:09:38 來源:人民郵電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基于5G風箏型專網的全鏈零碳智慧工廠,通過5G技術在供應鏈管理、倉儲物流、柔性生產、能源管理中的創新應用,帶動了工藝和生產效能的躍升,實現鋰90%、鎳鈷錳99.3%的再生利基于5G風箏型專網的全鏈零碳智慧工廠,通過5G技術在供應鏈管理、倉儲物流、柔性生產、能源管理中的創新應用,帶動了工藝和生產效能的躍升,實現鋰90%、鎳鈷錳99.3%的再生利用;基于5G高速通信網絡的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構建了集數據歸集共享、協調聯動處置、政務服務增效和基層治理賦能于一體的城市一網統管新格局,打造了現代化城市數字治理的樣板……
12月6日—8日在鄭州舉辦的2023世界5G大會上,“2023年5G十大應用案例”發布,這些案例是5G科技創新不斷加速的縮影,更是5G變革加速賦能數字化未來的真實寫照。
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網絡,在5G標準專利、設備制造、應用創新等方面形成系統領先優勢,5G用戶數占全球的60%。科技部副部長陳家昌在致辭中指出,今年是5G發展承前啟后的重要階段,5G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最具代表性、引領性的技術,正在加速影響和推動全球數字化轉型進程。
5G技術已成為充滿活力的創新引擎,正在千行百業大顯身手。數據顯示,5G融合應用目前已覆蓋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67個,在服務生產生活、降本增效、解決產業數字化痛點問題、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大慶油田,5G助力油田生產數據采集與智能調控,實現由傳統人工巡井到數據自動采集的變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龍德介紹,通過井間智能巡檢、小型場站無人值守、大型場站集中監控等方式,數據采集頻率提高了1000倍,量油計產由5天縮短至5分鐘。
在河南平頂山,中國移動聯合平煤神馬集團打造的全國首個千米5G+智慧煤礦項目,通過5G+遠程掘井等智能場景,實現危險作業區域設備遠程控制,助力煤炭生產少人化、無人化。“從空天報國到玩具零食,從精益生產到柔性制造,5G已經從點狀開花走向規模復制,從外圍輔助走向核心生產,5G的深入應用對促進我國產業數字化非常關鍵。”中國移動黨組副書記李丕征表示。
當前,5G行業融合應用正迎來規模化發展的關鍵期。“需要不同行業和不同領域共同解決跨領域融合中的難點問題,突破技術標準,探索有效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方案。”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5G的主要應用就是工業互聯網,在機器視覺、遙控機器人應用等方面成果豐碩,隨著5G能力的提升,還將在離散制造、流程制造的生產線中發揮更大作用。
“5G在各個垂直領域已經有了很多應用,如何普及這些應用案例,解決網絡、終端應用的痛點問題,深刻變革產業格局和生活方式,最終惠及人類社會,還要靠行業共同努力。”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說。
5G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前,全球已有100個市場的近300家移動運營商推出商業5G服務,現有近16億個5G連接,到2030年,預計這個數字可增長到54億,5G技術可為全球GDP增長創造1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其中,近一半的價值來自服務與應用領域,如金融、醫療、教育等。
“基于生成式大模型開發的行業模型以及5G-A技術,有望提升5G網絡的能力,進一步激發行業對5G的需求。”鄔賀銓表示,5G-A的發展目標是2025年實現全部商用,它的連接密度、定位精度以及比特能效都會比現在的5G提高10倍,具有大帶寬、大上行、高可靠、低時延的特點,將承載更多的工業應用。
當前,5G正處在規模化應用發展的關鍵時期和新一輪技術的創新期。李丕征表示,要注重向下扎根攻克“卡脖子”難題,向上融通拓展更多行業,向前演進銜接6G創新,以創新鏈把關鍵技術攻出來,以供應鏈實現產品用起來,以資本鏈助力產業推起來,激發創新的“核聚變”效應,加速實現移動產業融通壯大。
在大會同期舉辦的展覽上,5G新通話、5G簽名等新應用紛紛亮相,5G應用場景不斷拓展,5G價值不斷延伸。可以預見,隨著5G向5G-A、6G方向演進,網絡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以及應用的持續深入,將催生出更多新場景和新應用。在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看來,在未來發展過程中,要實現“空天海地”一體化網絡覆蓋,可以運用智能超表面技術,與基站動態協同,讓定向覆蓋的區域成倍增強,為新一代物聯網技術應用打下基礎。(記者蘇德悅)
轉自:人民郵電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