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灣區青年助力高質量發展主題對話會在廣州舉辦
2024/3/4 12:01: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3月2日,以“聚天下英才·筑未來之橋·圓灣區之夢”為主題,國際灣區青年助力高質量發展主題對話會在廣州舉辦。3月2日,以“聚天下英才·筑未來之橋·圓灣區之夢”為主題,國際灣區青年助力高質量發展主題對話會在廣州舉辦。本次對話會由廣東省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主辦,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聯合主辦,旨在聯系世界青年精英,號召廣大海外留學青年回國來粵就業創業,充分發揮灣區海歸青年資源優勢,引領廣大在粵海歸青年助推廣東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會上還啟動了國際灣區高校聯盟四大灣區青年交流計劃。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瑞軍出席并講話。近400位各行各業、來自粵港澳大灣區、日本東京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和紐約灣區四大灣區高校代表及國內外青年才俊匯聚一堂,開展主題演講、圓桌對話,分享灣區青年在助力百千萬工程、人才發展和產業科技創新等內容,推動海外高層次人才聚焦產業和科技創新融合發展。
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瑞軍在致辭中提到,“希望廣大留學歸國青年和港澳臺青年,積極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東創新創造。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錨定高質量發展前進方向,著眼發展新質生產力,瞄準國際先進知識、技術、管理經驗,發揮自身所長,創造性、創新性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制造業當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百干萬”工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等重點工作,努力在產業科技創新上再創佳績。”
在開幕式上,主辦方代表廣東省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會長、華南師范大學網絡信息中心主任、教授趙淦森和聯合主辦方代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主席、國際灣區高校聯盟主席吳學明先后致詞,對如何高水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新階段建設注入“新智力”提出自己的見解。
在開幕式上,主辦方代表廣東省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會長、華南師范大學網絡信息中心主任、教授趙淦森和聯合主辦方代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主席、國際灣區高校聯盟主席吳學明先后致詞,對如何高水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新階段建設注入“新智力”提出自己的見解。
“創新之道,關鍵是人。”廣東省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會長趙淦森表示:“我相信,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是我們眾多海外留學歸國的學長們尋求更好地參與到祖國的崛起當中的兩個特別重要的選項。”
“要為人才創造更多平臺與機會,打通人才價值實現的通道。”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主席、國際灣區高校聯盟主席吳學明致辭中提到:“聚天下英才是高水平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我們的使命是深入發揮 ‘一國兩制’制度優勢、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超級聯系人’作用、高等學府的國際知名度和資源,搭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平臺,讓青年融入聯盟,融入灣區發展,讓海外著名學府人才與信息走進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走出去,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與其他三大灣區形成常態交流機制。”
帶著這樣的愿景,四大灣區的高校校友、校方代表,以及在大灣區發展的其他杰出校友,共同發起國際灣區高校聯盟,同時發起了國際灣區創投基金和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專項基金。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郭漢毅、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書記冉波共同上臺,宣布國際灣區高校聯盟四大灣區青年交流計劃正式啟動,并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主席吳學明(國際灣區高校聯盟主席)、嘉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呂耀華(國際灣區高校聯盟榮譽會長)、澳門立法會議員、中國澳門留學生服務協會會長羅彩燕(澳門區執行主席)、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常務副主席張弘(海外地區執行主席)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常務副主席李卉茵(澳門區執行主席)、香港內地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萬鐳(香港區執行主席) 、廣東省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秘書長曾宇陽(廣東區執行主席)頒發國際灣區高校聯盟各地區執行主席的委任狀。
據悉,國際灣區高校聯盟(International Bay Area Schools Alliance ,簡“ IBASA”)由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廣東省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聯合發起成立,由粵港澳大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的 50 多所高校、校友會、研究院、學聯等組成,旨在聯絡及服務廣大國際灣區青年,凝聚世界青年精英力量,構建聚人才、聚資金、聚項目的中西交流平臺,推動灣區的高質量發展。
以青春助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推進產業科技創新,人才是決定性因素。國際灣區青年怎樣能發揮這個決定性作用,來自大灣區的海歸杰出青年,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實際,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關鍵詞,從不同視角進行了一場深入的對話探討。
春江水暖鴨先知,人力資源專家們最先感受到對人才重視的變化。翎仕優創始合伙人柯斯,在分享《海歸青年的灣區夢》提到:“推動高質量發展,人才是第一資源。海歸人才需要了解國內市場、進行職業規劃、拓展社交網絡、積極學習與提升技能和適應差異才能更好地與灣區相互成就,不斷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在塑造發展新優勢方面正在發揮積極作用。有著16年中美兩地的人力資源經驗,曾任獨角獸公司副總裁的創業導師、高管獵聘專家呂昕蔚以人工智能領域產業人才為切入口,提出發揮人工智能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關鍵在于人才。AI時代更要會提問、會用AI工具,找到個人能力和社會需求的交集,才能抓住AI機遇,為高質量貢獻力量。
廣東中科安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工程師、廣東省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副會長陳賢帥和GWP建筑事務所全球合伙人,廣東省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常務理事張國威用建筑分別組建國際化團隊攻克“卡脖子”技術問題和用建筑傳遞中國文化匠心來為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實現“海歸”人才與講好中國故事的“雙向奔赴”。
在對話會上,還別開生面地以“灣區青年助力制造業升級私董會”的形式召開圓桌對話。背景以歷經40年的發展的佛山大型床具機械企業源田的發展為例,展現灣區青年交互合作,助力高質量發展。
圓灣區之夢,是每個生活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的共同心愿。在實現這個夢想的過程中,國際灣區高校聯盟將作為匯聚全球資源,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融合、傳承、發展、創新提供更具創造力、影響力的平臺。同時,讓更多國際青年領略到大灣區乃至中國的活力與風采,感知中國跳動的時代脈搏。趙淦森表示:“廣東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與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共同發起國際灣區高校聯盟,攜手將校友聯絡平臺擴展到更大范圍,服務幫助更多有志青年,落地灣區熱土扎根成長,共同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國際青年才俊與灣區高質量發展相結合,為中國式現代化乃至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多的貢獻!”
廣東出生、港澳成長,曾于舊金山灣區和紐約灣區求學經歷的吳學明表示,身在海外,心系祖國,2005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畢業后,深感身上擔負的責任和使命,他決定回國積極投身祖國建設,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這個家的發展為己任。2017年,“大灣區”這個概念首次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他隨即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鼓勵更多人了解大灣區前景,把握發展機遇。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為大灣區發展提供指導性方向。
王瑞軍對國際灣區高校聯盟的成立表示充分認可,他表示希望聯盟能夠充分發揮新型平臺作用,立足灣區、面向世界,積極聯動聯盟各高校,搭梯搭臺、拓寬渠道,促進交流合作,促進理解認同;充分發揮歸國留學青年、港澳臺青年的優勢,帶頭續寫新傳奇,努力干出新成就,為廣東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全國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5周年致敬!
未來國際灣區高校聯盟將聯合各成員在四大灣區陸續開展各類包括國際賽事、國際青年交流計劃等活動,努力將聯盟打造成為聚人才、聚資金、聚信息、聚技術的重要平臺,圍繞中心大局,以實際行動推動落實成果轉化,繪就灣區高質量發展最大同心圓。
活動還同時舉辦灣區青年交流晚宴、海歸青年主題集市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活動,來自多個國家的在粵青年與留學歸國青年、本土高校青年熱烈交流,搭建青春交流之橋,凝聚青春共識,助力粵港澳灣區青年共繪灣區未來高質量發展圖景。
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還有廣東省委港澳辦副主任黃鍛煉、廣東省政協辦公廳二級巡視員黃團才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