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擦亮民用無人機產品名片 “低空+智能網聯”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2024/11/14 16:09:38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4低空裝備產業創新發展大會11月11日在廣州舉行。我國將在粵港澳大灣區探索智能網聯“無人機+汽車”一體化產業發展新模式。 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探索新領域、2024低空裝備產業創新發展大會11月11日在廣州舉行。我國將在粵港澳大灣區探索智能網聯“無人機+汽車”一體化產業發展新模式。
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探索新領域、新模式是培育低空產業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途徑。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發展低空產業優良的資源基礎,未來將因地制宜開展多場景應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要充分挖掘大灣區低空旅游、城市物流、空中交通、跨境運輸、海上作業等場景需求。特別是統籌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和無人機產業的基礎和優勢,在空地一體立體交通網建設方面積極探索,推動低空裝備規模化應用和低空產業集聚化發展。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持續進步,以及低空智能網聯技術和相關裝備的進一步融合,我國低空產業運行模式正處于由單體智能向網聯化群體智能演進的關鍵時期。
我國正推動構建低空智能網聯體系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低空產業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航空技術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近年來,全國多個地區已經開展了創新的應用實踐,探索構建低空智能網聯體系。
2024年以來,在大灣區繁華的城市里,可以經常看到無人機快遞正在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難題,確保了物資的快速到達。從物流到城市安防、旅游觀光、應急救援等,“低空+智能網聯”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劉法旺介紹,2023年,我國民用無人機產品交付超過322萬架,實現產值近321億元,消費級、工業級無人機已經占到全球市場70%。低空裝備快速崛起,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有力,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專家表示,雖然我國低空智能網聯體系具有了一定基礎,但在未來發展中,還需要在低空裝備制造、基礎設施建設和保障、低空運行服務監管、產業鏈整合等方面實現進一步突破。
發展低空產業 安全是重要前提
在低空產業蓬勃發展的進程中,除了探索新模式、構建新體系外,工業和信息化部還著重強調了安全的重要性。
當前低空產業發展迅速,其復雜的應用場景、龐大的設備數量對于低空裝備本體安全、人員安全、運行安全、通信安全及環境安全等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保障低空裝備在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是低空產業發展的核心任務。
辛國斌表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著力探索破除低空產業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持續推動創新要素向低空產業流動,擦亮民用無人機產品名片,打造低空產業發展的灣區模式。
這是剛剛發布的《新能源新構型低空裝備安全技術體系報告(2024版)》。報告指出,當前我國正推動構建覆蓋低空裝備設計研制、試驗驗證、試飛交付、應用示范、服務監管等全產業鏈的工業標準體系,全力提升低空裝備的整體安全性能。
下一步,將推動跨行業、跨組織、跨地區的合作,健全低空裝備安全設計標準規范和研究成果推廣應用。推動建設第三方檢驗檢測和試飛驗證體系,保障低空裝備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