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產業利好接二連三 發改委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
2014/8/7 15:05:4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服務產業利好接二連三 發改委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
生產性服務業將成穩增長的重要一極。
“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2.54萬億元,增長8%,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6.6%,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服務業新增企業數量占新登記企業總數的78.1%。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已經連續6個季度超過GDP和二產的增速。”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開門見山給出的一組數據,讓那些對服務業仍感“陌生”的人大吃一驚。
同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圈定現階段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的重點行業:研發設計、第三方物流、融資租賃、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認證、電子商務、商務咨詢、服務外包、售后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和品牌建設。
接下來,國家發改委還有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
發改委的表態以及《指導意見》的公布,均是對5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的落實,也是定向微刺激的組成部分。
“要高度重視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發達國家服務業占GDP的比例達到70%左右,在服務業中生產性服務業占了近六成。我國目前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比例偏低,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說。
資料顯示,生產性服務業這一概念自上世紀70年代被學術界提出以來,一直在演化;其基本定義是指,從企業內部生產服務部門分離和獨立發展起來的,主要為生產經營主體而非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其本質上是一種中間投入。
眼下,中國正在學習的德國工業4.0模式,涉及大數據、物聯網等應用,與生產性服務業息息相關。
《指導意見》提出,要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專業化生產性服務業體系,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在生產性服務業的應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積極發展定制生產,滿足多樣化、個性化消費需求。”
除了生產性服務業以外,還包括生活性服務業,李樸民透露,對于整個服務業,今后政府都將大力支持發展。
“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方面,抓緊制定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指導意見的配套政策,細化落實方案和進度時間表;近期將召開發展改革系統電視電話會議,對下一步貫徹落實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李樸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