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寧吳圩空港經濟區兩大規劃獲批 可居住50萬人
2014/9/22 19:24: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南寧吳圩空港經濟區兩大規劃獲批 可居住50萬人吳圩空港經濟區兩大規劃獲批,規劃面積達256平方公里,可居住50萬人
看看,南寧“第一印象”將來啥樣子
核心提示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空港地區逐漸成為城市的熱點建設地區。為了促進吳圩空港經濟區的發展,日前,南寧市政府對《南寧市空港經濟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2012-2040)》(以下簡稱《建設規劃》)、《吳圩空港經濟區近中期發展規劃(2012-2020)》進行了批復(以下簡稱《發展規劃》),以此作為下一步規劃管理的依據。按此規劃,再過26年,吳圩空港經濟區將可容納50萬人口,其發展令人期待。
吳圩空港經濟區近中期發展目標
1.近期(至2015年):
抓緊吳圩機場擴建時機,圍繞空港形成一定規模的臨空加工與物流業園區;同時基于吳圩自身基礎,為臨空產業發展配套一定規模的生活配套區。
2.中期(至2020年):
建成以機場建設為核心,以生態建設為前提,以臨空產業為主導,以生活服務為配套,具有一定產業基礎和綜合服務能力的宜居宜業空港經濟區起步區。
配套不足
空港特色產業尚未形成
根據兩個規劃,此次以空港新城概念為基礎,將明陽工業園納入協調,統籌考慮,規劃范圍包括南寧吳圩空港經濟核心范圍加明陽工業園,總面積256平方公里。近中期規劃至2020年,遠期規劃至2040年。
《發展規劃》指出,雖然規劃范圍位于南寧市西南部,是空、陸兩路進入南寧市的重要通道,擁有優越的門戶區位條件,且自然資源也十分優越,但仍存在不足。首先,目前吳圩機場的機場設施尚無法滿足航空業務增長發展的需求,空港地區與南寧市區及周邊地區交通聯系薄弱;其次,吳圩擁有較好的經濟條件和產業基礎,明陽工業園的產業也有一定規模,但仍未形成空港特色產業。
《建設規劃》指出,規劃范圍內現存的公共設施配套不足,具體表現在與城市居民生活相關的文化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設施比較缺乏;還有部分公共服務設施位于機場70分貝噪音線內,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
因此,此次規劃是為了完善空港新城的城市服務功能,使公共服務設施的各項建設與城市發展相一致;同時為未來公共設施謀劃、預留足夠的承載空間,控制和引導區域內的各項建設。
發展目標
新區建設滿足50萬人口需求
按照規劃要求,在南寧市總體規劃的大框架下,打造有空港特色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高標準建設空港經濟。至規劃末期,使空港經濟區成為與社會發展相協調、“宜居”、“宜業”相適應的和諧城市新區。滿足規劃范圍50萬人口的需求,高標準配置區級、居住區級設施,提出居住小區級設施配套指引。
在目前規劃范圍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足的情況下,《建設規劃》明確提出,要結合規劃居住人口分布情況,確定規劃范圍公共設施體系形成“一個區級公共中心,一個片區級公共中心,七個居住區級公共中心,多個居住小區級公共中心”的四級公共服務結構。其中,區級公共中心即空港經濟區中心,選址于吳圩鎮,服務人口規模20-30萬人,服務半徑10-15公里,包括空港經濟區分區管理中心、吳圩體育中心、展覽館、圖書館、影劇院等設施。
居民安置
“調”、“留”與“并”實現居住相對集中
根據原定規劃,吳圩空港經濟區規劃范圍內居住人口共50萬,面積共計1940.9公頃,包括8個居住組團。其中6處為工業配套居住區,另2個組團分別是空港經濟核心區和明陽工業區片區。
目前,規劃范圍內的村莊存在“小集中、大分散”,集聚度低、土地資源浪費現象明顯以及交通指向性明顯等特征,需要搬遷與安置規劃。為了解決居民安置問題,《發展規劃》采取了“調”、“留”與“并”2種處理方式。
“調”即是對處于征地范圍內,規模較小、搬遷成本較低的村莊,采取“住宅換宅基地”的方式將原有村莊整體拆遷、異地集中居住的方式。同時,返還一部分經濟發展用地,作為村民土地參股城市建設的資本;“留”與“并”則是對城市建設用地未擴張到的地區或者處于邊緣區、水源保護區的村莊,選擇一批經濟基礎相對較好、規模較大和交通區位較優越的村莊進行整治保留;同時依據村民勞作的習慣和生活方式,把1-1.5公里半徑內的自然村或者規模較小的行政村整體遷至中心村莊中,實現居住的相對集中。(記者 李望舒 實習生 劉鷹鵬)
相關鏈接
完善公共設施提升南寧“第一印象”
南寧與空港經濟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良性關系。《建設規劃》指出,作為南寧國際機場的所在地,空港經濟區是南寧市與國內外聯系和往來的重要窗口之一,作為進入南寧甚至廣西的第一印象,空港經濟區的建設對樹立南寧市整體形象、增強投資信心意義重大。因此,空港經濟區與南寧市應加大對交通設施的投入,完善通道環境,并攜手致力于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區域景觀的營造,為共同發展提供基礎條件。
關鍵詞:行政辦公設施
規劃區域不安排市級行政辦公設施,區級行政辦公設施規劃1處空港經濟區分區管理中心,位于吳圩鎮區。片區級行政辦公設施規劃2處,分別是吳圩鎮行政中心、明陽工業區行政中心。居住區級行政辦公設施有街道辦事處、公安派出所各13處,并專門針對產業組團規劃了2處工業園管理中心。
關鍵詞:文化設施
為了完善城市文體設施布局、提高文體設施建設檔次,并滿足群眾不同層次的需求,使得規劃區域內人均擁有公共文體設施的數量和質量達到國內同類城市先進水平。《建設規劃》參照有關文件,首先確定了片區級文化中心規劃1處,居住區級綜合文化活動中心設置16處,文化活動中心應該強調居住區的人文和交際功能。
關鍵詞:教育科研設施
規劃建設30所小學,3所初中,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高中,9所完全中學;每0.7萬至1萬人口區域內規劃設置1所9-12班規模的幼兒園建設用地;明陽工業區內規劃1所特殊教育學校。高等院校規劃上保留現狀高等院校。此外,需規劃安排189.41公頃科研設施用地。
關鍵詞:體育設施
規劃1處區及體育中心——吳圩體育中心;片區級體育設施1處,為明陽體育中心;14處居住區級體育設施,其中明陽工業園區3處;居住小區級體育設施以居民健身設施為主,1-1.5萬人設置1處。
關鍵詞:醫療衛生設施
確定規劃范圍千人床位指標為5床位/千人,醫療衛生設施用地標準確定為0.6-0.8平方米/人。至2040年,規劃范圍總人口50萬,規劃醫療衛生設施用地面積至少達到30公頃,打造15分鐘衛生服務全覆蓋網絡。
區級醫院規劃7處,其中三級醫院1處,二級綜合醫院及專科醫院6處;按照每5萬人設置一處的標準,結合居住區中心規劃8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住小區級醫療設施主要指社區衛生服務站,每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服務人口以0.5-1萬人為宜。 立足空港經濟區,近期著眼于解決機場工作人員、就業人口和居民的基本商業需求;遠期建立起銜接南寧市中心城區的商業服務體系。本次共規劃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面積591.47公頃,包括商業用地、商務用地、娛樂抗體用地、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4類。
關鍵詞:綜合交通
空港經濟區擬建成以機場為核心,便捷順暢的對外交通系統;做到城市道路、貨運交通劃分等級,保證交通系統層級明晰、流線有序。路網的規劃上,還要做到交通分流、有序疏導。《發展規劃》提出,至2040年,規劃范圍綜合交通網絡布局上要形成“一港(南寧吳圩國際機場)、一軌(機場輕軌專用線,連接南寧軌道交通五線)、兩鐵(南憑高鐵和南防鐵路)、兩站(吳圩站、那羅站)、六路(南友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南寧大外環高速公路(吳圩-大塘高速)、友誼路、南寧新江經吳圩至崇左扶綏公路、規劃新增“五象-機場”快速路)”的總體布局。
關鍵詞:綠地與廣場
規劃范圍內的自然資源優勢十分突出,可以利用這樣的優勢,完善綠地系統。《發展規劃》提出建設目標,到2020年,規劃范圍內綠地面積達223.86公頃,人均綠地達到14.92平方米。
其中,公園綠地總面積20.04公頃。至2015年,吳圩鎮內規劃1個帶狀公園、1個社區公園及1個鎮區中心廣場;2015至2020年,規劃1個專類公園,2個社區公園。當代生活報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