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全文)2017/3/16 11:52:0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吉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已經印發。詳情如下: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吉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吉政辦發〔2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吉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已經印發。詳情如下: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 吉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吉政辦發〔2017〕13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辦、各直屬機構: 《吉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玻埃保纺辏痹拢玻等 吉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61號)精神,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確保完成“十三五”國家下達我省的碳排放強度目標任務,特制訂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快低碳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采取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快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化低碳引領,推動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消費端轉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生態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積極貢獻。 。ǘ┲饕繕。到2020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碳匯能力顯著增強。能源體系、產業體系和消費領域低碳轉型取得積極成效。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運行,統計核算、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得到健全,低碳試點示范不斷深化,公眾低碳意識明顯提升。 二、推動能源發展利用低碳化 (一)加強能源碳排放指標控制。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到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9250萬噸標準煤以內,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費比2015年下降15%,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9.5%。大型發電集團單位供電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克二氧化碳/千瓦時以內。 (二)大力推進能源節約。堅持節約優先的能源戰略,合理引導能源需求,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嚴格實施節能評估審查,強化節能監察。推動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降耗。實施全民節能行動計劃,組織開展重點節能工程。健全節能標準體系,加強能源計量監管和服務,實施能效領跑者引領行動。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動節能服務產業健康發展。 。ㄈ┘涌彀l展清潔能源。推進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實施清潔能源綜合利用工程,有效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發展風電,有序發展太陽能發電。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熱電氣聯產、垃圾發電和生物質成型燃料等。選擇條件適宜地區開展小型供熱堆示范項目,推廣和應用分布式能源系統。到2020年,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分別力爭達到650萬千瓦、240萬千瓦、100萬千瓦。 。ㄋ模┩七M傳統能源多元發展。以大型骨干企業為主體,推進煤礦機械化、標準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加快推進資源枯竭礦井的退出,淘汰煤炭落后產能,規范省內煤炭資源開發秩序,推動域外和境外煤炭資源合作開發。加大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探力度和技術創新,努力實現油氣增儲上產,推進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到2020年,煤炭、原油、天然氣年產量分別穩定在2300萬噸、394萬噸和25億立方米;天然氣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8.6%左右。 三、打造低碳產業體系 。ㄒ唬┘涌飚a業結構調整。將低碳發展作為新常態下經濟提質增效的重要動力,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依法依規有序淘汰落后產能和過剩產能。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加強政策扶持和產品研發,大力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裝備、機器人與智能裝備、農機裝備、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產業。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萬億元。打好服務業發展攻堅戰,引領結構優化升級,到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40%,力爭達到45%。 。ǘ┛刂乒I領域排放。2020年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22%,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趨于穩定,鋼鐵、建材等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積極推廣低碳新工藝、新技術,加強企業能源和碳排放管理體系建設,強化企業碳排放管理,主要高耗能產品單位產品碳排放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實施低碳標桿引領計劃,推動重點行業企業開展碳排放對標活動。積極控制工業過程溫室氣體排放,逐步減少二氟一氯甲烷受控用途的生產和使用。推進工業領域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試點示范,并做好環境風險評價。 (三)大力發展低碳農業。堅持減緩與適應協同,降低農業領域溫室氣體排放。實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減少農田氧化亞氮排放,到2020年實現農田氧化亞氮排放大幅下降?刂妻r田甲烷排放,選育高產低排放良種,改善水分和肥料管理。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推廣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因地制宜建設畜禽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刂菩笄轀厥覛怏w排放,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推進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到2020年規;B殖場、養殖小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設施比例達到75%以上。開展低碳農業試點示范。 。ㄋ模┰黾由鷳B系統碳匯。實施生態建設行動計劃,以東部森林、中部黑土地和西部草原濕地三大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為重點,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工程,構建連廊生態、人居生態、采業生態、產業生態、田園生態系統。提升東部長白山生態系統根基屏障功能,推進天然林保護二期、“三北”五期防護林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完成林地清收還林任務,加強森林撫育,擴大天然林保護范圍。實施中部黑土地保護行動,推進土壤改良、土地平整、農防林更新改造,治理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大力推廣秸稈深翻還田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實施西部供水工程,實現濕地有效補水,加強沙化、退化和鹽堿化治理,嚴格落實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推進退耕還草還濕。積極增加全省森林和草原碳匯,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5%,森林蓄積量達到10.4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 四、推動城鎮化低碳發展 。ㄒ唬┘訌姵青l低碳化建設和管理。在城鄉規劃中落實低碳理念和要求,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科學劃定城市開發邊界,探索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模式,開展城市碳排放精細化管理,鼓勵編制城市低碳發展規劃。提高基礎設施和建筑質量,防止大拆大建。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強化新建建筑節能,推廣綠色建筑,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50%。強化賓館、辦公樓、商場等商業和公共建筑低碳化運營管理。在農村地區推動建筑節能,引導生活用能方式向清潔低碳轉變,建設綠色低碳村鎮。因地制宜推廣余熱利用、高效熱泵、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綠色建材、綠色照明、屋頂墻體綠化等低碳技術。推廣綠色施工和住宅產業化建設模式。積極開展綠色生態城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