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鼠Ai栗浩洋:借助人工智能,助推標準化教育向個性化教育轉變
2021/3/13 21:56:16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站在新征程的起點上,今年的兩會中有很多建設性的提案和意見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教育作為全社會歷來關注度最高的議題之一,在今年的兩會中也引起了頗多目光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站在新征程的起點上,今年的兩會中有很多建設性的提案和意見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教育作為全社會歷來關注度最高的議題之一,在今年的兩會中也引起了頗多目光,其中“全面取消1-3年級的家庭作業”“加強網絡教育APP監管”等話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在新浪教育建立的“兩會談教育”的話題之中,錢學森之問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在2005年提出了“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的人才?”的疑問,這也是教育學界有名的“錢學森之問”。對此,松鼠Ai創始人栗浩洋表示,“錢學森之問”拷問的正是我們教育的效率和效果,松鼠Ai正致力于通過AI技術嘗試解決這一問題。

松鼠 Ai 1對1成立于2014年,是國內較早將人工智能自適應學習技術應用在K12中小學教育領域的教育科技公司,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以高級算法為核心的人工智能自適應學習引擎,屬于全球第一個L5級全自動授課AI虛擬老師。
探究教育本質 錢學森之問引發思考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的人才?”錢學森之對每個教育工作者來說都是一道艱深的命題,2005年,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感慨說:“這么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對于中國教育界的擔憂不斷激勵著教育工作者,去嘗試更好的教育方式、探索更科學的教育方法。
不可否認,中國的基礎教育水平在全球是佼佼者,這從中國的學生在PISA的多項測試的排名中得出,也正是因為中國高水平的基礎教育才培養除了一批技術中堅力量,造就了當下的“工程師紅利”,讓許多的國內互聯網企業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上看,我國在基礎科學領域上并沒有研發出頂尖的技術,基礎科學領域的諾貝爾講壇上也鮮少看到國人的影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局面,我們的教育模式是成功還是失敗,兩者之間的差距在哪里呢?
在這方面,栗浩洋認為,中國扎實的基礎教育,學生、學校和全社會共同的努力與付出,讓我們比國外獲得了更多的發展先機,但是應試教育之下“孩子太累、幸福感低”的事實我們也是不能忽視的。傳統的應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探索欲、創造力等這些創新創造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高科技走進現實生活 Ai技術提升教育效率和效果
這幾年的兩會上,學生減負問題被反復提及。對于全社會比較關心的“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休息時間少、過度勞累、學習效率低”等問題,栗浩洋表示,這是我們現存教育體系中無法回避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借助人工智能,助推標準化教育向個性化教育轉變是一條可行之路,以此改變教育評價體系,根據學生個性進行千人千面的教育,達到真正提升教育效率與效果的目的。
說到“減負”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栗浩洋說,我們應該把時間還給孩子,把主動權也還給孩子們,現在學生作業中存在太多無效或者低效的內容,重復性的刷題只會讓孩子變得疲勞,我們要重新審視我們的教學內容。應該像做X光一樣給孩子做一次整體的檢查,了解孩子的具體問題所在,通過人工智能讓每個孩子學得更精準、更高效,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減負。
栗浩洋表示“每一個學生有他個性化的需求,他的先天優勢和特長,我們去產生真正千人千面的教育,而不是像工業化生產一樣,讓每一個孩子去學完全相同的內容,而只用一個高考去衡量的,我們教育的評價機制應該更科學,更多元化。”
他認為教育的本質在于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不是目前這種針對知識點強制灌輸、填鴨式的教育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等核心技能,會為基礎扎實的中國孩子插上探索頂尖科技的翅膀,Ai技術的應用無疑是一個強有力支撐。
多年以來,松鼠Ai一直致力于解決這些問題,成為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的正式合作伙伴,為全國幾萬家公立學校,上千萬的學生提供免費的學習平臺和資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授予松鼠Ai“人工智能創新獎”,并入選“抗疫白皮書”及斯坦福商學院案例。
千人千面因材施教 讓人工智能引領教育的跨越發展
數據顯示,自疫情爆發以來,80%至90%的孩子停課不停學過程,成績有所下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生或教師的不適應,或網課形式和形態上存在問題。
相對于普通的網絡課堂,AI老師每分鐘都和孩子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互動,孩子注意力會保持在學習上。“人工智能AI教師可以真正做到做到‘千人千面因材施教’,這將為領先的孩子帶來更多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而對于那些不能跟上網絡課程的孩子,將提供適合他們學習能力的內容,讓每個孩子即便在屏幕前也能真正學得進去、學得懂、學得會、學得適合。”栗浩洋表示。
這些來源于業務實踐的數據,證明了AI技術對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的很大作用。以小見大,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重要力量,將深刻改變人類生活,也包括近千年來從未改變過的教育領域。
松鼠Ai1對1正是在行業發展良好勢頭的背景下,創新運用了進化算法、神經網絡技術、機器學習、圖論、貝葉斯網絡、邏輯斯蒂回歸模型、知識空間理論、知識追蹤理論、教育數據挖掘等多種AI技術,在全球首創MCM(思維、能力、方法)素質訓練系統,將超納米級知識點分解,錯因重構知識地圖,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多維數據進行全方位評估,以優秀特級教師教育方法為原型,達到了超越真人教學的效果。
在線教育行業正在快速發展,這背后有資本、技術和市場需求的驅動,也有基于政府確立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的戰略共識的支撐。從2019年開始,中國就開始重視人工智能對于教育行業產生的深刻影響,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優勢,加快推進教育事業發展,把伴隨每個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個人的教育、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
與此同時,為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推動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發展、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結合國家"互聯網+"、大數據、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安排,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其目的也是要在人工智能的基礎上,推行個性化、數字化教育,真正提高教育效率,讓孩子學習更輕松、更快樂。
“中華民族的復興,不應只是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而是要看軟實力的崛起,看我們是否打造了世界級的文化教育品牌。”栗浩洋表示,回望過去,我們的教育在全球上有一定的競爭力的缺陷,但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能不能做到彎道超車,打破錢學森的疑問?松鼠Ai深知道阻且長,但相信行則將至。
- 上一篇:顛覆傳統加密交易形態 派網網格交易邁向主流化
- 下一篇:伴顆心品牌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