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剝離頻繁 涂料產業精細化趨勢明顯
2009/12/13 17:27: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剝離頻繁 涂料產業精細化趨勢明顯許多業內人士認為:相比2008年拜耳醫藥保健和拜耳作物科學取得的高增長,拜耳材料科技的業務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今年三季度拜耳材料業務的營收為20.38億歐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5.49億歐元下滑了20%,其中引人關注的拜耳材料中的涂層、膠黏劑、及特殊化學品業務同比降了13.1%。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石油化工和基礎化工利潤空間的萎縮,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以及大型石化公司將核心產業向精細化工方向轉移,并打算以領先的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技術占領未來制高點。拜耳出售材料科技業務也在情理之中。就此事慧聰涂料網方面已向拜耳中國方面發求證,但截至記者發稿為止,尚未收到拜耳方面的任何評論。
涂料巨頭的整合從沒有間斷過,但金融危機爆發一年多以來,并購與剝離也就愈加頻繁。涂料巨頭業務為何頻現整合與剝離?剝離并非是企業經營失敗的標志,它是企業發展戰略的合理選擇。智慧認為這些動作的背后一方面是應對經濟危機,獲得現金流,減少業務虧損。但最主要的一方面是去粗取精,積極實現企業的戰略轉型。更加精細化、更專業化、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是未來涂料行業發展的關鍵。
比如說,2008年阿克蘇諾貝爾公司將其在英國及愛爾蘭的皇冠涂料裝飾涂料業務出售,同時還將把其在比利時注冊的兩個涂料品牌出售給一家法國涂料制造商。而阿克蘇上述資產剝離行為也是根據歐盟反壟斷法規,在收購2008年1月成功ICI之后的資產剝離行為。今年阿克蘇在剝離旗下不粘涂料業務時就曾明確的表示:“盡管不粘涂料業務是阿克蘇諾貝爾旗下的固定業務之一,但是阿克蘇諾貝爾在廚具不沾涂料領域并不處于全球的領先地位。”這也完全符合阿克蘇做涂料行業領域“只做第一”的原則。
另一個體現“去粗取精”的剝離原則的是陶氏化學。在收購羅門哈斯后相繼以2.10億美元剝離氯化鈣業務、16.75億美元剝離原羅門哈斯下屬的莫頓鹽業。收購羅門哈斯使陶氏進一步遠離商品化學品,同時進一步深入精細化學品:諸如香精和涂料等領域,前者的價格通常受原油和天然氣市場波動性的很大影響,而后者雖然被制成較小包裝出售但利潤率卻更高。陶氏方面也對此做出了解釋:陶氏之所以花巨資并購羅門哈斯,就是希望這家世界領先的公司能給陶氏帶來新的操作理念,使陶氏逐漸變成世界領先的特殊化學品及高新材料公司。精細化學品在羅門哈斯的營收中占有約三分之二的比重,這將有助于陶氏的利潤在2010年實現反彈。此外,PPG在今年也完成汽車玻璃業務剝離,而專注于涂料產品領域。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08年,曾經引以為傲的基礎化學品業務所創造的利潤不斷下跌。反而,處在產業鏈中下游的特殊化學品業務則具備更強的盈利能力。2008年雖然受到金融風暴的襲擊,就中國涂料行業而言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分析人士認為:多元化的企業集團通過精簡業務范圍,能適應經營環境變化,調整經營戰略;在提高管理效率、謀求管理激勵、提高資源利益效率,以及彌補并購決策失誤或成為并購決策的一部分都有積極的作用。對于中國的民族涂料企業來說,應該潛心學習的是這些涂料巨頭們通過剝離不適于企業長期戰略、沒有成長潛力或影響企業整體業務發展的部門、產品生產線或單項資產,可使資源集中于經營重點,從而更具有競爭力。同時剝離還可以使企業資產獲得更有效的配置、提高企業資產的質量和資本的市場價值。
目前,我國的精細化工產值率為45%左右,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低檔產品居多;精細化率低,附加值不高;生產技術水平低下;企業規模小、集中度低,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環境污染成為重要制約因素。涂料產業的精細化領域的重點開發包括:水性化、高固體分、粉末化以及建筑、橋梁、航空、汽車、船舶等領域高性能產品,提高產品的環境友好性和專用性。智慧認為,中國在實現涂料產業精細化上,出了借鑒,還有許多新的途徑需要探索。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印度對華三聚氰胺作出反傾銷復審終裁
- 下一篇:杜邦擴大涂料業務以靈活姿態迎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