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我國原油需求預計增長情況解析
2010/2/19 12:46: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0年我國原油需求預計增長情況解析金融危機之后我國的原油需求將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如果需求增加,我國原油需求量大致會增加到何種程度?2010年我國需求量的增加對全球需求又有何影響?
工業對原油需求仍占主導地位
美國原油需求占比最大的是交通和工業,前者占比71%,后者占比23%。我國未來的需求結構很有可能是同樣的格局。2007年我國工業用油占比為41%,交通為34%,其他包括生活消費、服務業在內的行業共占比25%。下文我們將對我國的交通和工業進行重點需求分析,進而推算2010年我國的原油消費。
1、交通發展對原油需求增加。我國原油消費結構和美國十分類似。美國已經完成工業化階段,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發展領域。我國服務業相對落后,工業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就是我國工業占原油消費41%,交通運輸僅占34%的原因。受益于我國一系列優惠政策如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汽車業成為我國2009年的消費熱點,也是我國GDP保“八”的中堅力量。從汽車銷量的月度走勢看,2009年月度銷量是歷年的最高值。汽車的高銷量必然會導致交通用油量的大增,交通行業的發展與我國的原油消費量關系密切,整體趨勢基本一致。運用數學模型,對有限的數據源進行統計,可以得出,我國公路里程與原油消費的相關度為0.91,原油加工量和汽車銷量的相關度為0.94,應該說是高度相關。汽車銷量與原油的加工量趨勢一致,進入2008年以來隨著汽車銷量的日益增加,兩者的相關度也有所上升;而且汽車銷量對原油加工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行意義。
中國商務部近期又發表報告稱,2010年我國汽車消費市場仍能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各項利好政策繼續執行:汽車下鄉政策延長實施至明年年底,已納入汽車下鄉補貼渠道的摩托車下鄉政策執行到2013年1月31日;減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政策延長至2010年底,按7.5%征收;繼續實施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并將單車補貼金額標準調高到5000元至1.8萬元。2009年拉動我國經濟的發展的兩架馬車是投資和消費,2010年隨著外部實體經濟的復蘇,我國經濟發展的另一引擎——出口的恢復也指日可待。2009年我國汽車銷量較2008年全年增長了45.47%,保守估計2010年我國汽車銷量增幅會達到45%,相應的公路里程也將保持高增長態勢。
2、工業對原油需求仍占主導地位。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屬于重工業的鋼鐵工業、有色冶金工業、金屬材料工業、化學工業和機械工業,以及以農產品(000061,股吧)為主的輕工業和非農輕工業,共同組成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基礎。這些行業的運行都離不開能源的供應,其中化學工業的原材料基本來源于原油,輕工業的主要能源也是原油,工業是除交通之外消費原油最大的部門。
自1985年以來,我國工業增加值就呈拋物線式上升,比原油消費增速更快。對有限的數據進行相關度分析,可以得出原油消費和工業增加值的擬合度為0.94。從我國工業增加值月度同比增速走勢看,自2005年以來我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基本穩步在12%左右。照此發展速度,并參照2010年宏觀經濟的走勢,我國2010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在15%附近。
3、分行業用油推算。基于以下幾個假定,我們從行業消費角度對2010年我國原油需求進行推算:(1)交通和工業占原油消費的比重沿用2007年34%和41%的比例;(2)交通和工業用油與總量之間的關系是線性的;(3)行業指標完全反映了行業的用油狀況;(4)2008年我國日均原油消費799.9萬桶。結果如附表1。
今年原油需求有望繼續增長
改革開放以下以來我國GDP增速一直穩定增長,在5%以上。伴隨國民經濟總值持續增長的是能源的消耗。我們嘗試建立GDP與原油消費的聯系。
運用Origin數學工具,可以看出,原油消費同比和GDP同比的線性擬合曲線R2值僅為0.05317,他們的擬合曲線也是一系列離散的點,說明兩者沒有明顯的線性關系,見圖1。
我們再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對2010年的原油消費進行預測。用年度GDP值除以當年日均耗油量,核算出我國單位GDP日均耗油量。將單位GDP日均耗油量的增速與耗油量本身放在一起,我們得出下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單位GDP耗油量在70年后期出現了一波較大的漲幅,2003年之后又出現了較大漲幅,見圖2。
基于下述幾個情景,我們從GDP角度對2010年的我國原油消費量進行預測:
(1)我國單位GDP耗油增速為0,單位GDP耗油量維持不變,即我國整體能源效率維持在2008年的水平:見附表2;
(2)我國單位GDP耗油增速以2008年的速度增加,即我國整體能源效率以18.13%的水平遞增:見附表3;
(3)考慮到能源效率提高的速度需要先進科技的配合,而科研的開發一朝一夕很難有跨越式的發展,我們將2009年單位GDP耗油增速預估為10%,2010年預估為5%。見附表4。
上述三種情景,第一種能耗效率0增長,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政策,尤其是在哥本哈根會議之后,我國勢必將逐步推進高能效技術的應用;第二種能效增長速度過快,當前科技研發速度很有可能無法達到;只有第三種相對符合實際情況。
綜上我們可以對2010年我國原油消費量做出大概的預測,列為下表:
對比上述數據,我們認為采用GDP能耗和能效增長的情景分析的預測值8377千桶/日,更為可信。
三大能源機構在月報上相繼做出了2010年年度的原油消費預測:
(1)美國能源信息署:經濟危機對市場需求構成極大沖擊,2009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8410萬桶,比2008年下滑168萬桶,創下200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預計2010年世界石油日均需求8518萬桶,比2009年日均需求增長1.3%。預計2010年全年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石油日需求量將增長105萬桶,增幅為2.7%;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石油日需求量將微幅增長1萬桶。預計中國石油(601857,股吧)日需求量至863萬桶,增速將達到5%,增幅與2009年相一致。
(2)國際能源署:預計2009年全球石油日需求8490萬桶,比2008年日均需求減少1.5%,相當于日均削減130萬桶。而在2010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8630萬桶,比2009年日均需求增長140萬桶,增長幅度1.7%。增長主要來自非經合組織國家,特別是中國。
(3)歐佩克:估計2009年世界石油需求下降140萬桶/天,年底因寒冬天氣、經濟復蘇以及前一年基數較低,需求開始出現增長。2010年世界石油需求預計將增加80萬桶/天,隨著經濟恢復,經合組織國家需求降幅收窄;非經合組織國家需求預計將增加100萬桶/天,高于2009年的50萬桶/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