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堿化工行業經濟迅速在全國落地開花
2010/3/4 14:22:4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鹽堿化工行業經濟迅速在全國落地開花目前,國內外鹽化工產品市場需求旺盛,鹽化工產業前景廣闊。特別是以井礦鹽為原料開發下游產品的趨勢明顯增強。大多數井礦鹽產區按照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要求,在國家化學工業總體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的指導下,依托當地豐富的鹽鹵資源,大力發展氯堿化工,并孵化出市場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產業集群,這逐漸成為鹽化工近兩年發展的大趨勢。
我國鹽資源非常豐富,開采歷史悠久。傳統的分布格局是:東部海鹽,中部及西南部井礦鹽,西北部湖鹽。海鹽產區以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為主,海鹽年產量遠超井礦鹽、湖鹽,成為我國食用鹽和工業鹽主產區;井礦鹽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蘇、河南、陜西、云南等地,為我國第二大鹽業來源;湖鹽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新疆、內蒙古、陜西、山西中西部地區,但由于這些地區經濟落后、外運條件受到極大限制,至今尚未得到足夠的開發。
受沿海地區各類工業園區和工業項目建設發展的影響,北方海鹽區的鹽田面積逐年萎縮,海鹽產能增幅和所占比例逐年降低,產能進一步增加的可能性不大。而井礦鹽資源分布廣泛、資源豐富,技術成熟,投資門檻不高,近年來成為各地政府大力發展的產業。井礦鹽產能的不斷擴張,對于兩堿行業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利好,鹽堿企業的資源優化,既能延伸鹽化工企業的產業鏈條,又可以大大降低兩堿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雙方的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力。
2009年7月,由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人員組成的鹽業體制改革工作調研組認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持續,鹽業面臨的內外部形勢依然嚴峻,產銷矛盾不斷加劇,勞動用工成本不斷增加,市場競爭愈演愈烈。要擺脫當前的不利局面,實現供需平衡,實現鹽業生產廠家和鹽業公司的“雙贏”,化“危”為“機”,對鹽業體制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然而面對鹽業體制改革,中鹽集團、各大鹽場以及工業鹽需求方因各自的利益問題,始終不能達成一致的立場,而鹽業體制改革不得不涉及流通體制的改革,哪種流通模式才是適合我國今后鹽化工產業發展的模式呢?據生意社最新消息,在將于4月27日召開的“首屆中國鹽堿聯合高峰論壇”上,中國化工網將向與會代表強勢推介工業鹽電子交易市場新模式,這種模式將工業鹽現貨與期貨流通相結合,極大的方便了交易雙方,并且是完全符合我國鹽業流通體制改革方向的一種新模式。
傳統鹽化工以海鹽為主要原料,然而隨著近年來中西部地區大量發現地下鹵水、鹽礦資源,這一局面即將被打破,那么我國目前鹵水資源的開發現狀如何?如何對鹵水資源加以綜合利用以獲得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這一謎底也將于“首屆中國鹽堿聯合高峰論壇”揭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中國寬帶現狀分析:投資過盛應用不足
- 下一篇:鹽湖新能源材料開發世界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