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陽打造農產品加工百億元區
2010/4/6 10:07: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襄陽打造農產品加工百億元區近年來,襄陽區堅持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通過建設大龍頭、大品牌、大園區、大基地等舉措,傾力打造農產品加工百億元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目前,全區以糧油加工、紡織服裝、畜牧飼料、果蔬特色等為主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700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85家,其中過10億元企業2家,過億元企業12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到28家。該區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已被命名為“中國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100強”,并先后榮獲全省農產品加工業“四個一批”工程先進縣和全市農業產業化先進縣稱號。
2010年,該區按照“穩糧、增油、擴菜、上養殖”的思路,抓基地,上規模,著力打造龍頭企業“第一車間”。該區通過整合資源優勢,將農業基地統一規范到“兩線三板塊”發展,促進生產力要素向最適宜區域的優勢產業集中。并在區域內采用統一的生產技術,規范生產,連片種養,大大提高了農業區域化、規�;�、專業化經營水平;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基地(協會)+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采取訂單農業、入股分紅、利潤返還等方式,發展集約經營,形成規模效益。在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全區已形成與之相配套的優質水稻、馬鈴薯、棉花、花生、小麥、油菜6大省級以上標準化板塊基地,面積達270萬畝。襄樊萬寶糧油公司牽頭成立了“襄樊萬寶油料花生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全區40萬畝綠色糧油種植基地,網羅農戶10萬戶;以劉集、伙牌、黃集為重點的20萬畝優質花生和10萬畝優質油菜,成為魯花和萬寶等龍頭企業的原料倉庫;以雙溝、張家集為重點的5萬畝馬鈴薯和5萬畝蔬菜,成為乾興農業公司的重要原料基地;以東津為重點的2萬畝小龍蝦養殖,滿足了楚佳龍公司的原料需要。
該區還將扶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突破口來抓。區財政每年拿出1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農產品加工優勢產業集群和主導產業培育、重點龍頭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企業上市、品牌建設、節能降耗等方面補助和獎勵;進一步完善銀企對接機制,充分發揮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作用,積極探索農村“聯戶”擔保機制,去年為農產品加工企業爭取貸款5.6億元;引導農村經濟組織、農戶、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社會資金向農業產業化聚集,目前,全區60%左右的中小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獲得了民間融資的支持。并積極實施“品牌戰略”,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質量認證,爭創國家、省級名牌產品和商標,不斷擴大產品知名度,提高市場占有率。全區已擁有注冊商標33個,形成“萬寶”、“魯花”、“正大”、“希望”等20多個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獲農產品認證59個,地理標志產品認證2個,省級以上農產品名牌4個。
與此同時,該區還以開發區為龍頭,以襄陽食品工業園和伙牌工業園為重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產品加工工業園建設。目前,全區已投資18.66億元,建成工業園4個,重點打造糧油加工、紡織服裝、傳統特色加工、飼料加工、畜牧水產養殖業加工等6大產業集群。同時外引內聯,加大招商力度,實行資源重組,強強聯合,鼓勵能人回鄉創業,培育發展了一批新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山東魯花集團看中了襄陽獨有的農業資源優勢,投資1.5億元,建立年產16萬噸植物油的襄陽魯花公司,去年實現產值20多億元,成為中原花生油加工的新龍頭。去年全區引進的158個項目中,農業項目就達49個。
此外,該區還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不斷完善“龍頭企業+中介組織+農戶”的模式,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實現互惠共贏�,F已在全區建成6個專業批發市場、2個區級配送中心、13個鎮級和100多個村“農家超市”,覆蓋面達到65%以上,發展各類中介組織72個,會員達5萬多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將掀旅游市場熱潮
- 下一篇:青島市大力發展品牌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