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原料行規缺失假藥仍會肆虐
2010/6/1 16:18: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醫藥原料行規缺失假藥仍會肆虐“目前醫藥市場的假冒偽劣現象,問題不完全在于成品及其制作過程,而在于其原料。無論中藥還是西藥,一定要對其原料的資質實行標準的限定,否則就會假藥肆虐。”中國醫藥物資協會會長劉海起教授日前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監管仍有真空,威脅藥品質量
當前,藥品的質量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自2006年7月開始至2007年年底,國務院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了為期一年半的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以規范藥品的注冊申報、生產、經營,保證藥品的質量。但是,我們注意到,在藥品的整個產業鏈中,還存在著一些真空地帶,這就是與藥品密切相關的,會影響到藥品質量的醫藥物資。
醫藥物資是指醫療產品和藥物產品的原材料,包括中藥材、西藥原料,制藥機械,醫用耗材,包裝材料等。劉海起會長對記者說,多年來,在醫藥物資領域,我國缺乏一個整體上的行業規范。一些藥品監管不到的醫藥物資,由于缺失管理,直接威脅著藥品的質量。
以中藥源頭的原材料為例,比如人參,現在市場上使用了“增根素”的人參一年就可以長成胡蘿卜那么粗;生產“烏雞白鳳丸”的烏雞,有的企業用的就是幾個月就催得很肥的肉雞……由于對中藥原材料缺乏標準和規范,把這樣的肉雞用于中醫驗方“烏雞白鳳丸”,其結果不僅砸了制藥廠的飯碗,也砸了醫生的飯碗。所以現在老中醫感嘆,中醫是“有方無藥”、“有藥無真藥”。
制藥機械對藥品的影響也不可忽視。過去,我國一些出口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的名牌中藥曾被發現重金屬含量超標,后經過檢查發現問題就出在制藥機械上,是機械的金屬在高溫高壓下不穩定而游離造成的。
這一切,都凸顯著一個問題,醫藥行業亟待建立行業規范。
保藥品質量,要先保醫藥物資質量
劉海起指出,無論中藥還是西藥,一定要對其原料的資質實行標準的限定,否則就會造成假藥肆虐。但在我國卻存在著一個現實問題: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相關管理部門由于職能范圍等原因,目前尚無法對全部醫藥的原材料、制藥機械、醫用耗材、包裝材料等醫藥物資進行細致具體的監管。如種植人參,屬于農業部的管理范圍;制藥機械所用的特殊鋼材、造紙廠、塑科制品廠等,也均不在醫藥衛生部門的管轄范圍之內。因而,還沒有哪一個部門或機構能夠從標準著眼、從準入程序著手,為醫藥物資行業制定規范。他表示,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將配合政府推動醫藥物資體制的改革,保障醫藥行業健康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中國兒童涂料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 下一篇:我國醫院用藥增幅放緩 腫瘤類增長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