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再生現狀分析
2010/6/25 14:10:5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再生現狀分析我國是一個蓄電池使用大國,全國約有4000萬輛汽車,按每輛車用蓄電池含鉛30公斤,蓄電池使用壽命2年計算,每年需蓄電池鉛60萬噸。目前中國再生鉛企業約有300余家,包括原生鉛和再生鉛冶煉廠、蓄電池制造廠等。
廢鉛酸蓄電池屬于危險廢物,發達國家對其產生、運輸、儲存、處置都有著明確的規定,而且處理技術也比較成熟,但目前,我國還沒有完善的法規,工藝技術也相對落后。加強我國廢鉛酸蓄電池的回收及再生管理工作顯得尤為必要。目前我國鉛酸蓄電池的回收工作存在以下問題:
一、回收渠道無序
目前廢鉛蓄電池占再生鉛原料的85%以上,由于其成分復雜且數量較多,再生過程比較復雜。發達國家都很注意廢鉛酸蓄電池的收集、貯存和處理,在控制其環境污染和最大限度地回收鉛、銻兩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而我國的鉛再生產業,無論是在環境污染控制方面,還是在回收管理、再生技術等方面,均與發達國家有著相當大的差距。總體上說,由于沒有相關法規,我國廢鉛蓄電池的回收是分散、無序的。
在廢鉛酸蓄電池收集方面,目前國內從事收集活動的有蓄電池生產廠商、供銷系統物資回收公司、物資系統的物資再生利用公司、再生鉛專業廠和個體專業戶。其中個體戶占主導,他們將收集到的廢電池賣給專業再生鉛廠和蓄電池廠。部分回收商一來缺乏環保意識,二來為了降低倉儲和運輸成本,對于收集來的廢鉛蓄電池,只進行手工解體、去殼倒酸等簡單的預處理分解,隨地倒出廢酸,取出板柵和膏泥等極群,簡單包裝后就出售給再生鉛廠。而部分再生鉛廠也采用人工解離的方法,肆意丟棄塑料殼等。發達國家的廢鉛酸蓄電池主要是機械化破碎分選,并進行脫硫等預處理。國內只有春興合金等少數企業具備相關能力。
由于企業規模小,裝備水平低,回收方法原始,導致我國再生鉛的生產過程具有很大不確定性,難以適應國際市場鉛價的變化,市場競爭力較差。
二、處理技術落后
發達國家主要采用機械破碎分選和對含硫鉛膏進行脫硫等預處理技術,再分別采用火法、濕法、干濕聯合法工藝回收鉛及其他有價物質。鉛的回收率也由85%提高到了95%,其最先進的全濕法工藝除了保證較高的鉛回收率外,還實現了全過程清潔生產,消除了再生鉛生產過程中的全部污染隱患。而在我國,大部分再生鉛廠的回收生產工藝還基本停留在原始的火法階段,目前國內雖然有兩家企業引進了半濕半火法工藝,但由于在成本方面無法和小冶煉廠相競爭,基本上處于半停產狀態。
全國現有各類大大小小的再生鉛廠近三百家,生產規模從幾百噸到十幾萬噸不等。由于大部分再生鉛企業生產規模小、技術工藝及加工設備比較落后,致使鉛的再生率比較低,二次污染比較嚴重等。在工藝上,小再生鉛廠主要采用傳統的小反射爐、鼓風沖天爐等熔煉工藝,基本上沒有采用預處理分選技術,而是將板柵金屬和鉛膏混合熔煉,這導致合金成分中的銻和廢蓄電池塑料得不到合理利用。
三、能耗水平高
80%的小型再生鉛企業環保設施水平低,有的甚至沒有除塵設施,熔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鉛蒸汽、鉛塵、二氧化硫,造成環境污染。業內人士指出,許多年來,鉛酸蓄電池之所以備受非議,能耗水平較高。國內小再生鉛廠一般水平為500~600公斤(標煤)/噸(鉛),國外的一般水平可達到150~200公斤(標煤)/噸(鉛)。我們調研的專業再生鉛廠在130~310公斤(標煤)/噸(鉛)之間,接近國外水平。大部分企業開始使用煤氣為燃料,也有使用天然氣的。其關鍵就在于回收過程中的產生的煙塵、廢渣等。
四、回收缺乏監管
近年來,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鉛酸蓄電池生產和出口國,其產量約占全球的1/3。而伴隨該行業快速發展的,則是鉛資源的日益匱乏和環境問題的越發嚴峻。相比原生鉛,再生鉛的能耗僅為其25.1~31.4%,且生產成本低38%,生產過程中的污染也更容易控制。
只有充分回收利用廢鉛酸蓄電池,才能避免其中的鉛膏和硫酸污染環境。因此,如何妥善回收再生每天產生的大量廢舊鉛酸蓄電池至關重要,也日益迫切。
事實上,我國政府也十分重視再生鉛的生產,并將其所屬的資源及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工程列入了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及技術項目。同時為規范該行業的發展,還于1997年明令取締屬于“十五小”的小煉鉛,以便其向集團化、規范化、清潔化方向發展等。
2007年,國家發改委還發布了《鉛鋅行業準入條件》,以期進一步提高準入門檻,制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但由于執行力度不夠,并沒能實現預期效果。
國家環保部又牽頭編制了《廢鉛酸蓄電池收集和處理污染控制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及《廢鉛酸蓄電池鉛回收業清潔生產標準(征求意見稿)》,對于廢鉛蓄電池收集者、運輸者、再生產者、綜合利用者等提出了明確和具體的要求。
但是政策不是萬能的,關鍵還是要靠自己,再生鉛企業必須要提高裝備水平,同時加強再生鉛行業和蓄電池行業的合作。
五、企業規模小,綜合利用率較低
我們定義綜合利用率為:可回收材料占廢電池總量之比。鉛的資源綜合利用率平均為85%,比發達國家低10%左右;銻的綜合回收率在92%以下。我國在鉛酸電池的回收中,由于技術落后等原因,資源的綜合利用率相對比較低。
我國再生鉛企業數量眾多(保守估計約300家),大多數小型冶煉廠規模小,產量僅幾十噸至千噸,且由于耗能高、工藝技術落后、金屬回收和綜合利用率低,污染嚴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