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興“三光產業”要融合陶瓷傳統產業?
2010/6/28 13:52: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新興“三光產業”要融合陶瓷傳統產業?借力“智慧經濟”,未來佛山將重點發展三光產業(光電顯示、光照明、光伏)、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生物制藥和中成藥、環保產業、電動汽車六大新興產業,其中三光產業、新材料、現代服務業三大產業在2012年目標更是直指產值超千億元。
盡管如此,“陶瓷之都”、“白色家電之都”等名號見證了佛山作為傳統制造基地的光榮,也奠定了佛山在傳統產業領域的雄厚基礎。傳統產業并不代表落后,佛山之前的實踐也表明,經濟增長轉型并非簡單的產業增量,也不是孤立的斷裂式的產業再造。
新興產業如何與目前仍賴以生存的傳統產業進行嫁接?而傳統產業又如何借助高科技的涌入提升轉型?這是佛山經濟正在破解的命題。
傳統“新產品”的“佛山路徑”
在佛山,機械制造、紡織服裝、家具制造、食品飲料、陶瓷建材、商貿物流等佛山傳統優勢產業運用高新技術和適用的信息技術進行改造已成風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佛山完成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170.7億元,居全省之首。很多企業借此完成從傳統制造向先進制造、傳統服務向現代服務的角色轉化。
一個清晰可見的脈絡是,佛山產業無論是在研發設計、過程控制、經營管理、市場銷售、售后服務、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生產經營環節,還是在工業企業重點關注的品種、質量、節能降耗、安全生產等環節,信息化如影相隨,貫穿整個產業鏈。
與此同時,佛山傳統產業基于信息化應用衍生和發展的新興產業正逐漸成為佛山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佛山電子信息產業產值超過3000億元,近幾年電子信息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和出口額年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已經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品生產基地。
作為傳統制造基地的佛山,在工業核心競爭力、工業經濟發展質量上,無一不打上了信息化的深刻烙印,同時帶動了新興產業的發展、傳統“新產品”的興起。在今年年初全國“兩化”融合試驗區工作會議上,佛山作了唯一的典型經驗介紹,佛山“兩化”融合工作經驗被認為正在形成“佛山模式”。
正因為這樣,隨著傳統產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佛山生產的傳統“新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日益增強。美的作為國內家電龍頭企業,今年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155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海外出口同比增長超過30%。
創意產業傳承佛山過去與將來
在“智慧經濟”時代,如果說以“兩化融合”帶來佛山傳統生產方式的變革,那么依靠雄厚制造業衍生的創意產業是“微笑曲線”理論在佛山的生動演繹,這不僅傳承著過去的傳統產業,更將開啟佛山產業的未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年多時間,佛山先后設立了10多個創意產業園區。其間,創意經濟開始作為一個重要推手,被引入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之中。佛山的思路非常明晰:用“點子”提升產品的附加值,用設計贏得市場,助推“佛山制造”向高端產業鏈延伸。這一思路最顯著的效果體現在佛山陶瓷產業的變化上。
佛山的陶瓷業已有數千年歷史,曾經集中了大大小小350多家陶瓷工廠,擁有1200多條生產線,每年生產至少10億平方米建陶產品,是全球最負盛名的陶瓷產區,但由于身處產業鏈的最低端,產業利潤不高。同時,無論是用地指標,還是環保指標,傳統的陶瓷產業在佛山都很難有發展空間。
在轉移外遷的同時,保留下來的陶瓷企業開始用創意整合陶瓷產業。于是,國畫陶瓷、摔不爛的陶瓷、皮革陶瓷、木頭陶瓷、金屬陶瓷、陶瓷展板、能漂在水上的陶瓷等,各種創新型陶瓷產品層出不窮。古老的陶瓷產業開始煥發出新的活力,這就是創意的魅力。最近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四十條”重點支持現代產業500強項目,佛山陶瓷產業納入了其中的100強優勢傳統產業。
據不完全統計,“創意”一年可為佛山經濟帶來上百億元的增加值。從去年開始,佛山家電產業開始插上創意設計的“翅膀”。去年9月,廣東工業設計城正式落戶北滘,這是目前國內規劃最大的工業設計產業基地。統計顯示,僅過去一年該園區就設計產品1000多件,其中200多件申請了專利,已產生近億元產值,撬動工業產值近百億元。
沒有葉子的電風扇,無需插電的電冰箱,可放音樂的空調機,美如墻紙的瓷板磚……這樣極具創意的工業產品,在佛山幾乎每天都在誕生,預示著依托傳統產業的工業服務業在佛山的興起。
闖關難點:尋找區域創新能力“發動機”
不管是傳統產業的升級還是新興產業的崛起,企業的自主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內生力量。佛山企業數量眾多,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成長的極限,一次成功創業之后,當年創業時的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就不能再支撐這些企業繼續發展,更不能幫助它們走向世界,很多企業面臨早熟也早衰的尷尬。
為此,佛山按照企業綜合實力提出三條路徑:拿來主義,聯合開發和自主創新。佛山的中小企業占到99%,“拿來主義”是這些企業的方式;佛山家具產業大而不強,就鼓勵其中規模企業搞“聯合開發”;同時鼓勵龍頭企業進行“自主創新”。
與此同時,強調超前引領的佛山政府還主動到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去,把適合佛山發展的先進項目和技術引進來,迅速形成新的生產力。啟動“百億千項”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工程,組織全市企業實施1000項技術改造技術創新項目,對新興產業和傳統行業進行技術改造,帶動投資100億元。
佛山市政府率先與中科院簽訂全面合作協議,啟動共建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等63個合作項目,為企業自主創新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佛山還與中科院聯合設立科技育成中心,涉及佛山本土眾多行業,超過10萬家企業可與科技育成中心對接。
這種科研與產業的有效結合,今年將全面“開花結果”,這被認為“將探索出世界范圍內科研成果、科研機構與產業發展、地方經濟協調發展路徑”。所有的這一切是佛山區域創新能力提升的基礎,將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個案:給家電安裝“身份證”的瑞德電子
“物聯網”是當前最火的概念,在作為傳感器關鍵部件的RFID領域,佛山從去年開始就與國家RFID產業化(上海)基地合作開發物聯網智能家電項目,其中順德瑞德電子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已與美的、格蘭仕、志高等家電產業取得合作意向。
結合佛山家電產業基礎,物聯網智能家電項目主要是將芯片植入集成電路板之中,然后通過無線天線記錄各種數據,輸送至家電管理系統數據平臺。消費者通過在手機、車載、電腦等終端安裝識別器,就可讀取這個家電在制造、銷售、流通和維修過程中的各種數據,諸如制造時間、出廠時間、廠家提供何種售后服務,最近的維修點在哪等。
這相當于給家電產品安裝了“身份證”,每個電器都有自己的“身份證號”,同時也可以記錄各個部件的供應商數據。目前,該項目的技術攻關上已取得了一些突破,完成了芯片植入技術和無線天線的設計,以及數據平臺框架的搭建,預計今年可完成中間件的建設。
政府聲音:佛山經濟面臨三個難以為繼
高度依賴國際市場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環境中已經難以為繼,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產業發展模式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已經難以為繼,單純依靠資源投入、外延發展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在能源、土地等資源制約日益突出和環境容量接近極限的情況下已經難以為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我國辦公家具市場前景看好
- 下一篇:堅決防止邊淘汰邊新增落后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