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化妝品產業發展之路探索
2010/7/13 11:28:3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香港化妝品產業發展之路探索香港是亞洲繁華的大都市,地區及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條件優越的天然深水港,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面積約1104平方公里,人口超過700萬,主要產業包括地產業、銀行及金融服務業、旅游業、工貿服務業、社會和個人服務業。香港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于世。香港是一個對外開放的城市,稅金很低,商品的征稅主要集中在香煙上,化妝品是沒有關稅的。
20世紀70年代以出口和輕工業為主導,香港開始起步發展,80年代經濟開始迅速發展,香港經濟對國內的依賴性更大。香港成為中國內陸出口的重要渠道。90年代香港進出口、房地產等各行業全面發展。到2000年以后香港傳統產業的發展達到頂峰,資金的大量聚集導致投資市場的競爭不斷加劇。
香港化妝品的渠道發展
20世紀70年代香港主要以百貨店和藥店的柜臺銷售為主,由經銷各自品牌的人員推銷各自產品,品牌主要為10到20個國際品牌,消費者對化妝品的認識較淺;進入80年代,個體的化妝品單店和日本式百貨店開始興起,基層消費店開始全線增多(屈臣氏等的擴張)消費者的認識也更進一步,90年代以莎莎為代表的連鎖店開始發展,個體化妝品店和藥店受到沖擊,數量逐漸減少。相比之下,連鎖店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則越來越強。2000年開始香港化妝品的主要渠道是連鎖店和百貨店。其中連鎖店的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一線品牌自營店,一種是多品牌連鎖店。同時化妝品網購開始出現。
消費者認知的發展變化
20世紀70年代處于認知期,化妝品專柜更多扮演著教育產品功用的功能,80年代和90年代是消費者追求品牌同時也是各類渠道產生的時期,2000年以后消費者消費更趨理性,除了追求品牌之外開始關注產品的功效,解決美容的問題。預測香港化妝品消費者對于功效的追求要超過對品牌的要求。
渠道的變化隨著經濟發展在變化,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者更多的關注功效,這也為以后行業的發展指出了一個方向。消費者開始對產品的功效表達要求,這就要求店員對產品的使用功效有個深刻認知,消費者對新鮮產品也表現出不小的興趣,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決定著產業的發展方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