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紙業“十二五”需轉型
2010/8/23 14:11:1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造紙業“十二五”需轉型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279家造紙企業、465萬噸落后產能要在今年三季度前關停。此次下達的淘汰落后任務比“十一五”原計劃要多出400多萬噸,“超額、高壓”的政策顯示了國家對于造紙行業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升級的決心和期望。
由于過往的傳統管理模式和落后的工藝技術,本具有循環經濟特點的造紙行業卻一直在“白紙黑水”的泥潭中掙扎。根據正在討論中的造紙工業“十二五”規劃,“結構調整、提升改造與綠色發展”成為造紙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詞。眾多造紙企業已經站在了十字路口:要么沿用落后工藝,最終被淘汰;要么尋找一條低碳綠色發展之路,獲得可持續的發展空間。日前在中國造紙協會和第一財經舉行的“低碳時代的紙業路徑——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2010”上,業內專家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了步入后工業時代的中國造紙業,如何在低碳時代實現綠色轉型。
草漿造紙真的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宣紙就必須用稻草,非木纖維仍將占有一定比例
2007~2009年末,我國造紙行業已經淘汰落后產能600萬噸,集中在以生產低檔文化紙及包裝紙的中小企業,其生產原料以草漿為主,技術工藝落后,在環保排放上也無法達標。“一家造紙廠染黑一條河”的印象,讓很多人對造紙、尤其是草漿造紙敬而遠之。由于不能實現達標排放,很多草漿造紙企業不得不面臨被淘汰的命運。那么,草漿造紙真的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稻麥草的纖維短,而造紙離不了短纖維。草木搭配,才能生產出比純木漿更好的紙張。”陜西科技大學副校長張美云告訴記者:“用稻麥草漿造紙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中國在用非木纖維造紙方面為世界造紙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造紙協會秘書長趙偉指出:“有一些紙品,比如宣紙離開稻草就做不了,西方很多國家也在探討使用一年生植物纖維來造紙。”據他介紹,我國造紙行業的原料政策是以木材纖維為方向,但考慮到中國現狀和可提供資源的情況,為滿足需求,一方面要加大廢紙回收利用,另一方要科學合理利用非木纖維。
草漿只是非木纖維的一個分支。張美云說:“根據中國國情,在今后一段時間里,非木材纖維材料仍然占有一定比例,雖然比例有所降低,但是其絕對使用量會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非木材原料能不能實現清潔生產,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造紙工業的清潔生產水平。”
據她介紹,通過技術創新,我國對非木材纖維的堿法紙漿工藝進行了革新,實現了秸稈制漿新技術,并且形成了以循環理念為指導、充分利用各種原材料、實現一草多產的循環產業鏈。“大家公認的草漿難治理,主要是黑液的處置問題。在這方面,我們還需要開展堿回收技術攻關,研究適合草漿的堿回收技術。過去,我們多沿用木漿的堿回收技術,是不妥當的。”張美云說。
行業已進入重要轉型期
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低排放
去年5月開始,新的《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始實施,其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讓很多企業“望而生畏”,要么找不到合適的技術,要么實現達標排放會帶來成本的大幅攀升。對此,金東紙業總經理室協理孫炳健則表示:“這個標準對我們沒有任何問題,我們的排放標準遠優于這個標準,達標排放沒有任何壓力。”
他向記者強調,投資環保不是賠本的買賣,一樣可以產生效益。到目前為止,金東紙業在環保上的投資已經達到12.5億元,而每年的環保收益則達到1億元。在廢水、廢氣、廢渣等方面進行“開源”和“節流”是金東紙業制勝的法寶。
比如,造紙廠的自備電廠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將這些二氧化碳經過回收清洗后,可以用來制備碳酸鈣,這是造紙的重要原料。而將造紙廢料中的大理石廢渣投入自備電廠鍋爐脫硫后再利用,不僅可以減少原材料石灰石的采購費用,還節省了廢渣清理成本,每年可節約上千萬元,同時減少了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金東的白水回收率為90%,回收廢水主要用于廠區抑塵、道路清洗、花木及意楊林灌溉等。
在論壇上,與會專家一直在強調,造紙行業是具有典型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特點的重要產業,而造紙產業必須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創新發展模式,才能實現綠色發展。
一方面造紙原料作為一種再生資源,可以通過再生產實現有序的利用,另一方面紙和紙制品也可以實現回收再利用,同時造紙行業具有化學品回收和水循環利用方面的技術,已普遍地利用在生產環節中,造紙行業可以實現污染物的低排放,是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中國造紙協會理事長錢桂敬透露:“目前,以木材為原料的造紙企業能源自給率達到95%以上,未來的紙漿廠還是一座生物工廠。”
趙偉表示,我國造紙行業已經進入重要轉型期,而根據中國造紙工業需求彈性系數,造紙工業未來仍將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繼續保持平穩和較快的發展趨勢。但是,過去支撐造紙工業高速發展的模式,現在正面臨著資源和環境的嚴峻挑戰和考驗,必須要堅持減量化和資源再利用的原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通過節能減排降耗、清潔生產,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實現與環境、社會的協調發展。
為此,趙偉提出,要大力推進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努力實現生產全過程吸納碳量和企業排放量的減少,實現減碳目標,還要推進節能降耗工作,著力提高化學品和生物質能源的利用,使企業不僅是紙漿造紙的生產廠,還是生物質能源的生產廠。此外,減少資源消耗、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強化企業環境責任等也是造紙企業必須重視的問題。
林紙一體化是發展趨勢
但必須考慮生物多樣性問題
在推動“林紙一體化”的過程中,制漿企業大規模建設速生林,而林地的生物多樣性問題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
“對造紙來說,過去砍樹,現在開始種樹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造林面積達到幾千公頃、幾萬公頃的時候,如何保證生物多樣性的問題,就會受到一些質疑。”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說,造紙是規模經濟,因為有規模才會有效益,但上規模就會帶來一系列生態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趙偉表示,在發展過程中要追求生態和經濟的利益平衡。他強調:“在樹種的選擇上需要專家的指導,如果在氣候等條件不適宜的地區種了不合適的樹種,是肯定會出問題的。”
張美云透露,據預測,到2015年,我國紙和紙板的產量將達到1億噸左右。這么大的產量,原料從哪里來?林紙一體化是隨著中國造紙業發展而產生的,同時還要對其支撐技術——高得率制漿技術進行研究。據介紹,“十一五”期間,科技人員針對高得率制漿過程中的各項技術進行了專門研究,研究成果大部分已經應用到了造紙工業的實際生產中,解決了高得率漿的生產以及在紙張中的大量配用難題。
據張美云介紹,我國最近十幾年投入很多資金支持造紙行業對一些疑難技術進行攻關,也取得了很多成果,那這些技術的應用情況如何呢?這取決于兩方面,一是這些成果是否具備產業化水準,另一方面,如果達到了產業化水準,企業是否積極地進行使用推廣。
張美云說:“這些技術中,有一部分要真正實現產業化還有一定的路要走,而另一些已經可以實現產業化應用的技術,需要有大型企業來首先使用,發揮表率作用。如果找不到一個比較有權威的企業帶頭使用這項技術,那么推廣過程將是很困難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0年下半年信貸總量分析
- 下一篇:中檔連鎖酒店加速布局 受國外私募基金青睞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