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妝品企業“叫板”藥監局
2010/10/20 11:30: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化妝品企業“叫板”藥監局2010年7月22日,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杭州及周邊縣市的商場、超市、藥店、專營店等化妝品經營相關場所和部分化妝品生產企業對產品進行抽查,并公布了一份《二O一O年第二期化妝品質量安全監測評價結果》。結果顯示,包括廣州嬌蘭化妝品有限公司旗下的軍獻益膚霜等15個品牌上了黑榜。
與此前“黑榜”事件不同的是,上榜的產品并沒有及時下架整改,反而卻是引發了一場企業與杭州市藥監局之間的“口水戰”。時隔一個多月之后,有上“黑榜”的企業向媒體反映,公司方并不知曉自己的品牌上榜,并對此次杭州市藥監局抽檢流程的規范表示質疑,質疑被抽檢到的是“山寨”產品;藥監局方面堅稱它們所有的流程都按照規范執行,并堅持所抽檢的產品也都為正品。
企業:質疑抽檢流程,抽檢樣品是“山寨”產品。
針對這一事件,C2CC記者聯系廣州嬌蘭化妝品有限公司公關部負責人付敏。付敏表示,企業方沒有收到任何關于抽檢的通知,并且杭州市藥監局在公布了《二O一O年第二期化妝品質量安全監測評價結果》之后,企業方仍然還沒有接到有關部門的通知。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廣州嬌蘭方面已經將產品送到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院國家化妝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進行檢驗,并且已經拿到檢驗報告證明產品完全合格。由此,企業方懷疑杭州藥監局抽查的樣品是“山寨”產品,并懷疑藥監局方面在抽檢的流程上存在著漏洞。當記者問及企業是如何應對此事件時,負責人堅持自己產品并不存在問題,而涉及到此次“黑榜”事件批次的產品也并沒有下架,公司的相關人員也已經與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希望能夠妥善處理此事。
藥監局:抽檢流程符合規范,假貨“問題”是在扭曲事實。
同時,記者還聯系了杭州市藥監局保健品化妝品監督協調處處長姚如滔,姚如滔就對于企業質疑抽檢的樣品為“山寨”產品的說法給予堅決地否定。她表示,“此次抽查工作完全符合規范,在抽樣工作完成之后,藥監局便已經聯系企業,在企業方確認樣品的真偽之后才進行檢測。并且,藥監局方面第一時間聯系了那些不符合標準的企業進行修改,然后才對然后才對結果進行公布。”
當記者問起檢測后的處理辦法時,姚如滔表示,只要是涉及到同一批次的“問題產品”,都已經下架停止銷售。并且強調,“藥監局本次抽查工作不存在操作不規范,關于抽樣檢測到假貨的事情純粹是企業在扭曲事實。”
在此次事件中,雙方各執一詞,而夾雜在此次爭論中的產品質量以及被企業方質疑的檢測流程也變得有些撲朔迷離,但是由此事件而引發所反映出的問題卻已經悄然變得清晰。
首先,政府監督機構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渠道存在問題。在這次“黑榜事件”中,企業方面對藥監局的抽檢流程上存在著最大質疑,并表示在此次抽檢前后未收到任何相關的通知。通過了解,記者發現,杭州藥監局在對產品進行檢測前后,主要是通過與測出不合格產品的終端店進行交流,并沒有直接與化妝品的生產企業進行溝通,導致政企之間信息傳遞不暢,進而直接引起了化妝品生產企業對藥監局的抽檢產生質疑。
其次,相關政府部門的監督效力顯得有些“形同虛設”。在這次事件的發展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問題產品”并沒有直接下架,反而依然在貨架上進行銷售。據了解,杭州市藥監局作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是市政府綜合監督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管理和主管藥品監督管理的工作部門,其職責在于,依法行使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管理的綜合監督職能;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承擔的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管理工作。也就是說,杭州藥監局對于這類的監測并沒有相關的執法權,而僅僅只是對于市場的監督,這也是此次涉及的“問題產品”依然出現在貨架之上的根源。
最后,國內企業對與此類的危機公關還有待改善。在采訪中,記者在問及企業對這次事件的應對態度之時,企業表示,“已經在跟有關部門溝通,其產品并未下架。”從企業角度來說,擔心結果對產品影響也無可厚非。但是,作為企業,就應該認真接受政府職能部門和消費者的監督。在各類的產品危機事件處理中,企業更要以消費者為導向,積極應對,對于涉及的產品暫時下架,以確保消費者的安全,在所有事件得到證實之后再重新讓產品面對消費者,如此更能贏得人心,更能贏得市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碳纖維在消防領域的應用
- 下一篇:國產紅酒出廠價最高提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