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2011年中國陶瓷行業可持續發展
2011/1/13 12:01: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如何讓2011年中國陶瓷行業可持續發展回首剛剛過去的2010年,關鍵詞似乎圍繞著樓市調控,十二五規劃,貨幣戰爭,世博,亞運,物價飛漲等等。2010年的過去,意味著一個年代的終結。再看這年的熱點民生,每個詞匯都與陶瓷行業息息相關。這年給陶瓷行業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2010年的陶瓷行業充滿了許多不穩定的因素,其中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對陶瓷行業的影響較大,而匯率上升和通貨膨脹更是讓陶瓷企業的日子甚為艱難。另外,產區的格局今年也有了微妙的變化,“大分散,小集中”這是知名行業人士對產區的總結。
2009全年,佛山陶瓷出口額達到22億美元,占廣東省出口總額的77%,同時也占到全國出口總額的55%。從2010年初至11月底,佛山陶瓷出口額已達到20億美元,同比增長36%。但與此同時,我國陶瓷產業的市場集中度偏低,前十大瓷磚品牌市場占有率最高也不超過8%。截至12月,我國共有瓷磚品牌超過5000個,在市場擁有一定知名度的陶瓷企業超過2000家。而佛山作為中國陶瓷之都,陶瓷產量占全國50%以上,云集了市場上超過60%的陶瓷品牌。不過,目前瓷磚行業排名前十大的品牌,市場占有率最高也不到8%。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行業集中度偏低的狀況,將為品牌定位高端、增長速度快的創新型企業提供巨大成長空間。
未來陶企要想持續、健康發展,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乃至政策風險更多。這么高能耗又產能如此龐大的一個傳統產業,能否應對嶄新市場環境而脫胎換骨,在綠色低碳、節能環保上有根本性的創新,在整體競爭水平上有革命性的突破,將決定行業前行的命運。
陶瓷行業本身屬于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生產過程中消耗大量礦產資源和能源,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等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在一些陶瓷產業密集度高、經濟發達地區,陶瓷行業對空氣、土地等環境污染現象尤為嚴重。很多地方對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過度開采,極大地破壞了生態環境,陶瓷廢料的回收再利用基本處于空白狀態。這種狀況不僅導致國內礦產資源、能源過度消耗,也阻礙了我國陶瓷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雖是一個陶瓷生產大國,產量世界第一,然而卻不是一個陶瓷強國。產品以中低檔為主,附加值較低,在國際市場售價不高,同類產品售價僅有意大利、西班牙等陶瓷強國的幾分之一。陶瓷產能過剩,供大于求,企業為爭奪市場,競相壓低價格,行業利潤水平不斷下降。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產品同質化嚴重,導致國際市場競爭力不強。陶瓷行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地域性,過去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西、山東、福建等省份,但近年來已經遍布全國各地。隨著企業不斷擴張、生產線不斷擴充、生產總量不斷擴大,造成產能嚴重過剩,供需失去平衡,也造成區域內污染嚴重,資源面臨枯竭等問題。而西北、東北、內蒙等地區,受限總體經濟水平,盡管有資源優勢,但陶瓷工業整體水平落后。
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面對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國外反傾銷、匯率走高等問題,如何在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同時,又能合理使用資源、降低能耗、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使行業可持續發展,是我國陶瓷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2011年,陶瓷行業必須牢牢確定方向,在不確定因素中找準定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水泥行業“十二五”的期待
- 下一篇:節能玻璃市場看好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