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我國零售業仍將保持穩定增長
2011/6/23 9:46:1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5年我國零售業仍將保持穩定增長中國商業的契機
藍皮書指出,中國經濟要實現“二次騰飛”,就必須告別失衡增長,逐步走向均衡發展,構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四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在這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歷史時期,給中國商業回歸主流提供了巨大的契機。
首先,擴大內需給我國商業帶來了巨大商機。盡管在三駕馬車中,消費并不是中國經濟的核心動力,我國的消費率已經從“六五”期間的66.4%一路下滑到“十一五”期間的49.2%。但未來隨著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的建立,將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局面。而且,從201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變化狀況來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8%。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33689億元,增長18.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0865億元,增長16.1%。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17636億元,增長18.0%;商品零售136918億元,增長18.5%。可以預見,我國國內消費會逐步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核心動力。盡管建立消費主導型經濟的目標在短期內難以實現,但畢竟是未來中國潛在經濟增長與發展的一個重要支點。
其次,城際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有利于推動城際商業發展。“十二五”期間,預計將有12000億~16000億元的軌道投資,這些軌道交通設施的建設,將改變城際交通格局,尤其是大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將發揮更大的疏導作用,而對于商業企業而言,則有可能積聚更多的人氣與商氣,包括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
再次,城鎮化給商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十二五”乃至更長時間,我國的經濟發展應當得益于城市化的發展。城市綜合體(HOPSCA)的建設將逐步成為當今乃至未來一個新的投資熱點。目前,地方政府紛紛與地產商結盟加快城市綜合體的建設,中糧集團、銀泰集團等本土的企業都開始加快各地的圈地,同時一些外資背景的地產商也開始加入搶地的行列。例如,北京在建與規劃中的城市綜合體超過30個,2010年,天津有10余個大型綜合體項目集中亮相,杭州也明確了打造“20大新城”、“100個城市綜合體”的重大規劃,目前已經完成41個。
此外,“80后”的消費給力我國商業,特別是“Y一代”所帶來的消費增長;調整收入結構對我國商業的現實推動,包括城市的消費與農村的消費,都會逐步增長。
零售業將繼續穩定增長
藍皮書指出,2010年,中國零售業呈現多業態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連鎖零售業向多個業態延伸,行業發展熱點紛呈。在“十一五”零售業高速增長的基礎上,預計未來五年內零售業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零售業態的劃分將更加精細,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2010年,我國零售業整體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54554億元,實際增長14.8%。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為133689億元,增長18.8%;農村消費品零售額為20865億元,增長16.1%。
2010年,我國商品零售額為136918億元,較上年增長18.5%;其中,金銀珠寶、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通信器材等的零售額增長幅度較上年有較為明顯的提高。值得關注的是通信設備的零售額增幅由2009年的負增長上升為2010年的19.2%。
同時,藍皮書指出,2010年多業態并存已成為零售企業普遍的現實。在連鎖百強企業中,僅有16家企業為單一業態經營,其他均為多業態經營。許多零售商都同時經營包括超市、百貨店、專業店、便利店在內的多種業態。并不鮮見的事實是,國內零售商也在境內從事諸如代理、貿易、物流、房地產等業務。
特許經營規模擴大。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資料,2009年中國特許經營連鎖120強零售企業共經營店鋪116779個,其中加盟店94789個,120強企業平均擁有店鋪973個,比2008年增長15%。加盟店占企業總店鋪的81%,比2008年增加2個百分點。
農超對接獲得重視。目前,TESCO、家樂福、沃爾瑪、物美、京客隆等零售商開設以“農超對接”的模式,跨過中間商直接從農村采購生鮮農產品。而且,很多零售巨頭開始自建農場生產自有品牌蔬菜,把管控范圍擴展到農田選種環節。2010年,英國最大零售商TESCO集團在廈門開發了3000畝自有農場,是TESCO目前在中國最大的自有農場。
網絡零售高速增長。2010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呈現了高速增長態勢,全年交易總額達4980億元,同比增長89.4%,網絡購物交易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攀升至3.2%。網絡滲透率達到30.8%,超過全球平均數。藍皮書預測,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的網絡零售市場的發展將會更加迅速。
此外,城市綜合體、奧特萊斯等新型商業形態蓬勃發展,城市綜合體在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的發展尤其迅速。專業商業地產綜合服務商的出現,有助于改善商業地產項目營運。
藍皮書最后預測,經歷了“十一五”的穩定增長,零售業在未來的“十二五”期間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預計至2015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73635億元,年均增長16.9%;連鎖百強的銷售總額達到30720億元,年均增長17.7%,連鎖百強的銷售額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達到11.2%。
同時,未來5年內,零售業的城鄉差距將繼續擴大。預計至2015年,城市零售額的年均增長率達到17.22%,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達到89.8%�?h及縣以下零售額的年均增長率達到16.16%,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達到10.2%。而且,二三線城市的零售額增長將繼續快于一線城市。預計一線城市連鎖百強零售額的年均增長率為16.82%,二三線城市連鎖百強零售額的年均增長率為18.91%。
值得注意的是,藍皮書指出,隨著中國消費者購買力持續提升,奢侈品消費市場增長勢頭可期,但中國奢侈品市場仍面臨挑戰。由于奢侈品在國內外的價格差明顯,中國消費者在境外如中國香港、法國等地購買的奢侈品多于在境內購買的,導致購買力轉移。如何鼓勵國內消費者在境內購買奢侈品,政府亦能在流轉稅和收益稅上增加稅源值得思考。另外,物流配送、人才培訓和文化差異等問題仍然存在,假冒偽劣產品也是困擾奢侈品品牌的問題。藍皮書認為,政府必須加強監管措施打擊仿冒商品,令奢侈品市場更健康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