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中藥產業打開新局面
2011/9/19 11:23:0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新疆中藥產業打開新局面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在2011年9月舉行的2011年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推進會上,現場簽署了3項援疆合作協議。這表明新疆自治區的中藥產業進入了另一個新局面。
新疆自治區政府將牽頭組織相關職能部門組成民族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并組建專家顧問團,加強以維藥為主的民族藥研發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定發展規劃、相關優惠政策;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摸清維藥進口藥材的分布和儲量數據;建立醫藥產業園區,吸引國內外醫藥企業、科研院所落戶園區,共同開發民族藥。
同時,不斷完善、健全藥品安全監管體制和機制,著力提升食品藥品檢驗監測能力,構建功能齊全的技術支撐體系;規范藥品(藥材)特別是進口藥材購進渠道,維護良好的藥品市場秩序。
此外,在自治區科技攻關、重大專項、農業產業化等項目立項方面,加大對藥材標準研究,道地藥材和國外野生藥材的馴化、種植研究,常用藥材的品種篩選及其資源分布和儲備情況進行調查,適應維藥特點的審評技術指導原則制定等基礎研究項目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維藥基礎研究的保障資金,調動科研單位的工作積極性。大力發展民族醫藥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建立民族醫藥專業高層次人才隊伍;搶救、挖掘、保護、整理民族醫藥古籍文獻。
據統計,新疆有27個維藥經典品種曾被130多家藥品生產企業仿制。其中仿制百癬夏塔熱片的有35家,仿制除障則海甫片的有13家,仿制通滯蘇潤江膠囊的有11家。新疆現有的維藥品種中,申請知識產權保護的只有20%。根據合作框架協議確定的目標,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到“十二五”末,基本解決新疆民族藥常用藥材質量標準不完善問題,完成新疆民族藥常用藥材飲片炮制規范的制定;完成維藥新藥治療白癜風等30個病種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制定;培養5~10名國家級維藥新藥審評人員,建立2~3家維藥臨床試驗研究機構,建立和完善體現維醫藥理論特色的維藥新藥審評體系。建立較為完善的民族藥質量標準體系,民族藥質量標準水平接近或達到中藥質量標準水平;完成維藥新藥治療優勢病種臨床研究、炮制方法等新藥審評技術指導原則的制定;基本具備開展維藥新藥審評能力;培育5個以上療效確切、物質基礎清楚、作用機理明確、安全性高、劑型先進、質量穩定可控的現代維藥,并把治療優勢明顯的品種納入國家中藥保護品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1年8月重點化工原料產量統計
- 下一篇:藥品流通行業“十二五”規劃綱要即將出臺